第(3/3)页 他腰间的铃铛随着他大踏步走着,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数十骑很快来到身前。 为首两人,一人是扬州牧赵云,另一人便是寿春令诸葛亮。 双方会面,甘宁笑道:“州牧,诸葛先生,我已经安排了你们的营帐。先休息一天,明天早上吃完饭,我再带你们巡视附近的防御工事。” “我甘宁做事,你们放心。” “江东哪怕有一只苍蝇要过来,我也看得到。” 赵云看向诸葛亮道:“诸葛先生,你怎么说?” 诸葛亮手中握着一把羽扇,一边轻轻摇晃着羽扇,一边笑道:“时间刚刚好,到了黄昏,此时最容易看出防御薄弱与否。而且,我也不是很累。这点路,我还不至于脆弱到这地步。” 赵云对甘宁道:“那就先不休息,你们先带我们看看防御工事。” “主公从邺城紧急来信,江东有意从广陵复仇,孙权和对岸的周瑜和解。” “敌人可能采取声东击西之策。” “假意进攻广陵,实则大军图谋我庐江。” “务必万分小心。” 甘宁见状,挠了挠头道:“那行,那我亲自带你们乘船检查四周的防御。” 目光落在诸葛亮手上的羽扇上,甘宁伸手夺了过去,好奇道:“很好看的羽扇,只是,这大冷天的,诸葛先生还扇扇子?” 赵云道:“这是之前七月份,天气酷热,主公亲自用锦鸡羽毛给诸葛先生制作的羽扇。” “一来,是让诸葛先生用来扇扇,解暑。” “二来,主公说诸葛先生还是太过年轻,喜形于色。” “每次诸葛先生忍不住眉飞色舞时,就用这羽扇挡在脸前。” “这样的话,别人就不会看到诸葛先生的神情,就会给诸葛先生增添一份神秘感。” “诸葛先生年纪轻轻,却才智绝伦。” “很多人会由此不信服他。” “有了这羽扇,增加了神秘感,就会增加信服。” “还别说,这羽扇真有点用处。” “如今诸葛先生虽为寿春令,但是,每次他出主意时,用羽扇挡着脸,手底下的那些官员,没有谁敢小觑他的。” 诸葛亮轻笑一声。 他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可事实却证明,这羽扇还真有一些妙用。 也是因为这把羽扇,诸葛亮深刻感受到河北之主张遂的才智。 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清楚。 这般体量臣下的君主,在这乱世的诸侯之中,绝对独一无二。 所以,在寿春待了大半年,他才正式决定在河北待下去。 此次回荆州襄阳,一来是去接三弟过来;二来,荆州最近出现了一些变故,他要去襄阳接应军师李儒,随时准备应对江东和荆州的变化。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