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阜朝夏侯渊拜了拜,从袖子里掏出印绶,双手捧着递给夏侯渊道:“昔日承蒙司空厚爱,任命我为随军长史。” “今曹仁将军被害,也有我失误的原因。” “我配不上司空的信任。” “今日恳请夏侯将军替我将印绶转还给司空。” “我就直接回凉州老家养老去了。” 夏侯渊接过印绶。 杨阜转身就是离开。 夏侯渊看着杨阜离开,看向身旁的杜袭道:“这怎么处理?我要不要去留住他?” 杜袭沉吟片刻道:“不需要。” “这杨阜本身就只忠于天子。” “而且,说实话,才华并非格外突出。” “之前在许都,司空任命他为随军长史,很大程度上,是看在他是凉州世家大族子弟,又是凉州牧韦端的亲信的份上,司空不好拒绝。” “如今他自行离开,于司空而言,是大好事。” “不能全心全意为司空谋划的人,不用最好。” “经历过衣带诏之后,司空疑心很重,就连睡觉都不敢睡死。” “杨阜这样的天子忠臣,能清理一个,是一个。” “有时候司空不方便做这些事情,我们这些做臣属的,得替他做这个决定。” 夏侯渊朝杜袭挤眉弄眼道:“我就说嘛,荀令君推荐的人才,个个都是人精,我喜欢!” 杜袭看了一眼夏侯渊,神色有些古怪。 荀彧推荐的人才吗? 可能,荀彧自己都未必全心全意站曹司空。 否则,曹司空最近不会开始渐渐从荀令君手里抽走权力。 先是让荀攸为尚书,成为众多军师里的谋主,主管军事。 后又在司空府邸提拔了一大批诸如自己、杜畿等年轻俊杰。 如今,荀彧相比于早年,权力已经大幅度削减了。 不过,也怪不了别人。 衣带诏这事,他和杜畿等人私下里商议过,两人都严重怀疑荀彧其实也参与了。 只是没有摆到明面上来。 如今司空之所以还没有处理荀彧,主要是荀彧的影响力太大,而且,还在老实本分地推荐人才,坐镇许都大本营。 真当司空府邸的那些提拔上来的年轻人成才了,能够独当一面了。 又或者司空拿下了河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