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北星下班后,和往常一样,先到工作室这边。 陈景乐见她脸色不是很好,便好奇紧张问:“怎么了?不舒服么?” “没有,只是今天不知怎的,状态不是很好,课堂上出错好几回。” 李北星说完,忍不住叹了叹气,下意识看向陈景乐。 陈景乐拉起她的手,又捏捏小脸。 “我有点焦虑。”李北星声音低落。 其实何止是有点,这两天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下周就要举办婚礼,本来的满心期待就变成了担忧惶恐,晚上辗转反侧许久才能睡着。 陈景乐没有问为什么这种多余的话,只是起身紧紧抱住她,柔声说:“别怕,有我在呢!” 李北星感受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只是默默将下巴抵住他后脖颈,好让俩人贴得更紧。 无垠的宇宙中,两个孤独的灵魂紧紧偎依在一起。 陈景乐对社会学、心理学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知道婚前焦虑症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 这不是什么矫情不矫情的问题,单纯是人在婚姻这种人生重大转折点面前,自然而然表现出的情绪反应。 好比学生在面对中考高考这种重要考试时,即便再有把握的人,都难免感到紧张。 考试尚且有模拟,结婚可没有。 所以陈景乐能够理解李北星此刻的心情,又好笑又心疼。 “真是傻姑娘!” 人想要做到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几乎不可能,顶多在意识到自己情绪不对后,尽快做出调整。 作为旁观者的他,能做的,就是尽量舒缓对方的紧张心情。 焦虑,说白了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 这种不确定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 一个是身份上的转变,从未婚变成已婚,从女朋友变成妻子,从单一的“我”变成“我们”。 原本可以很自由的生活,有了另一个人的介入,这种介入比谈恋爱要彻底得多。 并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适应这一转变。 李北星现在就不确定自己能否扮演好妻子这一角色,能否承担起属于家庭另一半的责任,甚至以后还要承担起为人父母、照顾两边老人的责任。 不确定她俩婚前的浪漫日常,婚后是否能继续维持,还是说会因为关系的转变,而日趋平淡,最后沦落至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争吵唠叨。 坦白说她并不抗拒责任和义务,然而就是莫名地感到焦虑。 因为没有经历过,一切都是未知,未知就意味着不确定。 这种巨大压力对她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再就是家庭关系的重组。 从原来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变成要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同时不确定婚后能不能和公公婆婆友好相处,住同一屋檐下会不会出现矛盾。 虽然公公婆婆都是很好的人,可相处久了,难免会有摩擦。 如果出现矛盾,陈景乐会怎么处理? 会偏袒他爸妈吗? 即便他能一碗水端平,但能保证每次都这样吗? 这些问题从脑海里冒出来,搞得李北星整个人都不好了,之前明明没有考虑过的,为什么突然会想到这些? 多少有点莫名其妙。 还有就是对长远未来的不确定性,婚后自己的生活会不会被人干预?职业规划、生育计划等会不会受影响等等? 至于其他,比如日常花销之类的,倒是不用担心。 一个是她本身消费不高,二是陈景乐收入足以支撑家庭支出,并不会说降低生活质量。 大部分人婚前焦虑的原因,都是和金钱相关,但她不是。 好在她只是焦虑,并不是抗拒。 如果抗拒,一开始就不会想要结婚。 她内心由始至终,都是深爱着陈景乐,迫切想要成为他的妻子。 相信他的为人,相信自己的眼光。 李北星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过后,还想到一个原因,就是她多少有点完美主义倾向,对婚姻生活有着较高的期待。担心婚后自己或者陈景乐,在某些方面可能做得不够好,从而导致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多少有点杞人忧天的意思。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自然是适当降低期待,降低心理预期。 …… 不过在陈景乐看来,适度的焦虑,不见得是坏事。 起码可以让人更加认真地审视、思考以及准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