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山越之变-《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3)页

    在四川州往南,靠近贵州之地,按照殿下重新划分的各州辖区来看,整个贵州的北部其实早已经归于大唐管辖。

    但贵州南侧向来都是无数山越之民的控制区,这里是由十万大山的无数部落组成,虽然说这些山越之民的人口并不算多,但他们因为也没有办法清理,而贵州之地山多峡谷多,很多地方几乎堪称为绝地。

    如果无外人引路,这里就算是进来十万大军恐怕都无法影响到这里的山民。

    但从去年开始,这里的情况就在逐渐的改变,首先是殿下的药材厂的措施,让这里越来越多的山越之民逐渐的走出大山。

    大唐给他们的补助,对他们执行最真诚的策略,这让山民们逐渐认识到了大唐对他们的好,所以不断的有山民部落响应大唐朝廷的号召。

    走出大山,愿意迁徙到山下平原生活,按照大唐朝廷给分配的土地种植作物而活。

    而同样,也因为越来越多的山民走出大山,有了这些山民不断的冲入大唐府兵,以及治安军,大唐对周围山头的掌控也越来越充足,情报也越来越详细。

    而《赤脚医生手册》解决了遍布十万大山的瘴气的威胁之后,大唐的治安军,以及这里的士兵更是如虎添翼,不断地在扩大大唐的影响力。

    直到大唐的影响力扩大到六诏之地,这里在殿下给出的地图上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彩云之南,大理。

    大唐朝廷的政策传递到这里的速度是很慢的,但这一次很多消息却是第一时间就传递了过来。

    当很多原本就在犹豫的山民得知了大唐的最新政策之后,他们果断做出了选择。

    迁徙!

    山民,虽然习惯生活在大山里,但他们并不是真的就是自愿生活在大山里面的,很多人都是要么是逃难进入大山,要么是祖上就是这大山里面的人。

    大山里的生产条件总是落后的,而山上的耕地也少,生活的很是困苦,虽然有靠山吃山的说法,但其实山民除了打猎,依然是要种田的。

    很多山上都被开垦出了农田,早在大汉时期,这里的山上就有许多山民部落开垦出了梯田为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