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失败的蒸汽机-《耕耘贞观》


    第(2/3)页

    “哦,是原本准备用来捣碎米粒的失败作品,也就只能丢在矿山来锤煤石!”李泰看着这蒸汽机,对孙思邈解释道,“这东西还需要改进,现在只能在矿山用到,否则成本太高了!”

    说实话,原本李泰以为蒸汽机的制作是很难的。

    但实际上,在与太仆寺联手后,李泰便把墨令调度到农业学府做科长。

    因为农业学府已经成为国家正式单位了,也都得到编制承认了,所以墨令调度过来成为新的科长,只要张万岁与李泰同意,墨令本人也没有去反对,那自然也就直接调度过来了。

    而墨令来到了墨科后,李泰便当初把蒸汽机的设想告诉了墨令。

    说实话,原本在李泰看来这种东西绝对是很难的,但现实是当一个技术足够高的大匠来专门做这个东西,并且李泰还给他提供了相当丰富物资条件之后,墨令费了半旬就给李泰弄出了一个试验机。

    不就是把煤炭燃烧水蒸气,再把水蒸气转化成机械能嘛。

    煤矿利用早就有了,研发出来完全不难,把水蒸气转化成机械能,对一个懂得利用水能,更发明出了风机,让煤炭燃烧更充分的时代,实际上技术积累绝对是足够的。

    所以墨令发明这东西,真没什么难度,李泰怎么说,他怎么做也就是了,顶多就是换了换材料,从最初的竹制的,变成木制的,现在成为钢铁的。

    但等到东西发明出来后,李泰想把这东西砸了!

    没什么,只不过是这东西的机械能实在是太低了。

    李泰也不要求它拉车,甚至不需要它织布,也就只是希望它的机械能可以凿米而已。

    但燃烧煤炭的费,远远大过人工凿米成本。

    李泰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瓦特是改良了蒸汽机,就能被吹到天上。

    因为发明这东西真不难,难得是怎么样让它得到改进成为现代蒸汽机。

    至于怎么改良的,李泰不知道。

    所以,这蒸汽机原本凿米的想法自然破产了。

    不过,李泰也发了狠,利用自己一手打造的标准化与产业化,给每个矿场地都安排了用来锤煤炭,并贴出奖赏,只要有人能够改进蒸汽机,提高它的效率,那就有奖赏。

    当然,这东西到现在都没见什么进展。

    不过,这东西虽然凿米时,买煤矿凿米有些不划算,但在当地直接用劣质煤燃烧,多少也算是个可以不眠不休的劳力。

    尤其在煤矿碾碎这项工程上,机械能到底是比人力要好用得多,再加上燃烧的材料可以就地就取,所以在煤场有一席之地。

    当然,偶尔出现的故障也是这蒸汽机的问题。

    所以墨科学生便会组成了队伍,对这些蒸汽机进行维修,同时还有数据收集。

    现在到底是个能让人接受的工具了,不过想要更进一步,那就很困难了。

    用了一段时间后,矿场开始要求增加东西产量了,不过他们要求新的蒸汽机不只是把煤矿打碎,而且要把煤矿研磨成粉末,这需要得力的难度就更高了。

    据说面对甲方的要求,墨令头顶的头发都掉了不少。

    但蒸汽机功效提升不上去,他也没什么办法。

    所以现在他在思考,不再是捶打,而是改成磨坊那种方式,把煤炭进一步研磨成粉末。

    一切都还是在尝试之中,不过今年是不用期待了。

    总之,李泰对弄出蒸汽机很高兴,但对蒸汽机的实际运用效果很不高兴。

    想要实现从蒸汽机到蒸汽工业的跨越,李泰表示,天知道自己能不能在死前见到。

    但无论怎么说,只要蒸汽机的功效能提升一点,那自己就把这东西的运用效果尽可能发挥一点,在有生之年,能让华夏重视蒸汽机,就算自己为历史做出的贡献了。

    而孙思邈相继看了矿场,炉窑,以及琉璃厂,说实话,孙思邈来到了这琉璃厂的时候,还是有几分的惊讶的。

    因为这些制作出来的琉璃器具,也都是追求单色与剔透,与主流所追求的“五彩石”那一种五彩斑斓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这琉璃厂主要是在研究无色透明的琉璃!”李泰看着孙思邈解释道,

    “原本是为了替代某些实验只能在冬天时,用无色透明的冰器具才能进行研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