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河北出兵-《虎贲郎》


    第(2/3)页

    因此眼前的战争,或许将带给河北一些变数。

    战争失利,没有占到便宜的话,那自然不会有什么变数,过去怎么样,未来还是怎么样。

    若是战争中取得优势,自能激发河北人自身的自信心,使之膨胀起来,或许就可以进行引导,正式脱离许都朝廷,再拥新帝。

    议事大厅内,幕府从事许攸游走各处,进行摸底、串谋。

    去年被赵基拿袁熙官印打死的辛评之弟辛毗也游走,许攸只是与外州人走动,辛毗则低姿态请教沮授、田丰二人的态度。

    沮授本来就提议奉天子讨不臣,只是下手迟了。

    像沮授这样讲究实用的人,自然也想摆脱现在深陷淤泥的政治环境。

    毕竟袁绍事败,倒霉的不仅仅是袁氏一族与这些外来讨饭的,还有河北大姓、寻常吏民也会跟着倒霉,沦为外部势力的盘中餐。

    “右将军到~!”

    主簿耿苞从屏风后的侧门快步而来,通传一声,大厅内各处三五人一组的小团体解散,返回班列。

    很快袁绍穿戴铠甲而来,身后面目英武的袁尚也是一身金漆明光铠,头戴金盔,左腰挎剑,双手端捧袁绍的头盔。

    ?count=5&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

    袁绍落座上首,背后背景墙上是雕刻的一个‘袁’字,这个袁字为主题的背景墙装饰车轮纹,以此彰显袁氏血脉之高贵长远。

    “拜见右将军。”

    “列位免礼,坐。”

    袁绍环视众人,等一个个落座后,就开口:“孟德之子曹子修为报父仇,起兵追击赵大司马,今兵势受挫困守燕县。其麾下两万余众虽是中原百战余生之士,然粮秣不足五日用度。已无兵马运输粮秣或解围,今故人之子求救于我,应如何是好?”

    许攸率先挺直腰背拱手:“明公,以仆之见,当立刻差遣使者,向赵大司马调解、停战。若不能成,亦调度兵马,解曹子修之围。”

    “我已遣使而去,就恐难以令其满意。”

    袁绍又说:“大司马赵基此人少年意气,素来不恤衣冠难处。唯有让其知道难处,才肯退兵。单凭使者三寸之舌,如何能成?我有意分兵一股直趋河内,做上雒之状,其后路将断,自会考虑我的提议。诸位以为如何?”

    看着吕布、赵基事业蓬勃发展,袁绍也渐渐改变了行事作风。

    按着之前,肯定是抛出这个事情,让河北人、外州人各抒己见,他再择优采纳。

    而现在则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交给这些人进行补充。

    有错,自己承担;但做事效率也高。

    见袁绍已有决断,沮授拱手:“明公,以臣之见,河内之偏军不宜少,兵少则不济事。”

    袁绍抬手抚须,见没人反驳心情不由好了一些,就问:“那多少为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