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是, 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霜, 在时间长河的腐蚀下, 晋国的国力,早已不复从前。 尤其是随着齐国的崛起,使得晋国再也不复往日荣光。 当年, 韩子安崛起之时, 晋国也能出兵,与齐国交手了一次。 那一次, 晋国虽然没有全军覆没,但也是损失惨重,出征之时的十万大军,回来的只有三四万残兵败将。 虽然还没到伤及根本的地步, 但还是让晋国元气大伤。 如今, 经过十多年的喘气, 当年的伤疤已经愈合,再加上通过改革变法,使得晋国的国力日益增强,已经隐隐有了一些崛起之势。 此时此刻, 晋国皇帝姬宏,脸色有些沉重,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他有些坐立不安的在殿中走来走去, 目光时不时看向殿外, 似乎在等什么人一样。 不久后, 一名头发须白的老将,步伐沉稳的走了进来。 “末将王轸见过陛下。” “起来吧。” 当王轸起身后, 晋国皇帝姬宏沉声道:“王老将军,临淄那边的事情想必你已经知道了吧,有什么看法?” 对于这次皇帝招自己入宫的原因, 王轸心知肚明, 看了一眼对方递过来的战报, 上面的内容, 跟自己先前所看到的并无差距。 王轸脸色沉着,十分的凝重,回应道:“虽然早已预料到楚军可能会获胜,但没想到会赢的这么容易。” “从目前的情报来看,楚军表面上似乎粮尽,但士气却并未溃散,如此一来只能说明一件事。” “自始至终,六国联军都在被韩子安牵着鼻子走。” “通过一开始楚军的动向,韩子安或许是想要速战速决,尤其是击溃了那东瀛侏儒后,便马不停蹄的北上,甚至不费一兵一卒轻易的拿下了穆陵关。” “但是从六国联军出兵后,楚军的进攻就迟缓了下来,恐怕.......这个时候,韩子安就已经想好了,该如何解决这支军队。” 俗话说得好, 事后诸葛亮。 当事情已经发生之后,通过上帝视角,然后从结果往前倒退, 很容易就能猜出对方这么做的原因。 很显然, 王轸也是凭此, 才分析出了韩子安的行为逻辑。 只是, 事情已经发生, 真正已经分出胜负, 这个时候才醒悟过来,显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姬宏沉声道:“事先恐怕没人能猜测到,韩子安会如此轻易的击溃以魏协为首的六国联军。” “此战怕是已经彻底奠定了韩子安在军事史上的地位,不过对我们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楚国的崛起。” “王老将军,不知道你可有什么办法?” ...... 各位读者老爷们,中秋快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