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听壁脚-《阿Q造反记》
第(2/3)页
黄泥地面几处坑洼,很快就补好。
墙面主要两户之间那堵隔墙,做工有点毛糙,墙高约三四米,主体是夯土泥筑,一米来高的墙脚由河卵石拌灰浆砌成,没有灰浆盖面,果露的石料多有松动。
江南地卑多湿,民居多用石墙为基础。
泥墙可不能松脚,否则迟早垮塌。
阿Q拌了泥灰浆,将松动的石料一一拔出来,吃上浆料再归位补浆。
这样,等灰浆干透,墙脚就牢固了。
这时代已经有了水泥,叫洋灰,上海十里洋场都是洋灰大马路,绍兴府旧年翻修衙门,也用了大量洋灰,府衙后院贵福的住处还专门修筑了洋灰碉楼。
没办法,绍兴人口多,钱财多,名流多,同情革命的新派人物多,知识分子多,特别洋学生多,留学东洋西洋的富贵子弟不下百人,居浙江之冠,还有就是会党多,大南山就是个土匪窝,总之,除非不闹革命,革命必绍兴。
所以绍兴官员人人自危,比如贵福,害怕革命,不敢得罪革命党,怕吃炸弹,比如任命以离经叛道著称的秋瑾做大通校监,但是,又不敢不防着革命党,城防营备洋枪,加固府衙,心里虚得很,苦得很。
阿Q没钱买洋灰,石灰黄泥砂浆也凑合了。
他正忙着,忽然听到隔壁的说话声。
是从一处石头空隙里传出来。
应该是同一位置两边的石头灰浆恰好都松动了,生出了传声孔道。
敢情中午了,汤寿德回家了。
阿Q才觉得有点劳累,就坐在墙根,听他两口子唠嗑。
……
“娥子,你看隔壁这阿Q怎样?”
“怎样?啥意思你?那货鼻头高大,必定器大活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