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完结-《清穿之十阿哥只想吃瓜》
第(2/3)页
商业发展受益最大的还是普通百姓,百姓也逐渐改变“士农工商”的从业观念,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而由教育司负责的开智项目进展也十分顺利,天下百姓苦“读书贵”久矣,教育司不止负责盖学校和选老师,更是在工部改进的印刷机的帮助下,把书本的价格降到了普通百姓可以接受的程度。
在国库充足、朝廷对各级地方控制程度越来越强之后,胤䄉又开始逐步推行土地改革,把土地还给百姓,真正让百姓们富起来。
在胤䄉和一众兄弟、大臣和有志青年们的一步步努力之下,大清内部的问题逐步肃清,然后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开海运动。
越来越多受过教育的人站出来,想要去外面闯荡一番新的天地,有了改进的轮船、车马,他们可以到很远的地方。
胤䄉年少时曾经想着去周游世界,虽然他最后还是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却让许许多多和他一样有着远大理想的人实现了。
在改变大清的过程中,皇阿玛、皇额娘、宜妃娘娘到后面的大哥、二哥一直到赛罕都相继离开了胤䄉,在赛罕去世的那一年,胤䄉把最高统治权和平过渡给了弘暄,亲自把赛罕的骨灰送回了草原。
又过了几年,在胤䄉即将离世之时,站在他榻前的,已经不局限于男子,他的儿媳、孙女都已经可以光明正大地和男子们站在同一个位置。
胤䄉拉着弘暄和弘旭的手,最后说了一句让他们听不懂的话。
“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清仁宗,一生致力于为大清富强和百姓富足奋斗。
当初仁宗去世时,朝臣们为了仁宗的庙号争论不休,有的朝臣主张“世”,有的朝臣主张“仁”,只因这两个字都不足以概括这位伟大帝王的一生。
最后还是弘暄皇帝一锤定音,定下了“仁”这个字,因为这个字也是胤䄉皇帝一生的追求目标。
仁宗皇帝年仅二十八岁就从先帝手中接过皇位,是清朝首位通过和平禅让的方式完成政权更迭的皇帝,也开启了和平禅让政权的新时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