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法者,真也。 ——身者,我也。 修成元婴法身,绝对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超脱物质世界,游走色空之间…… 虽然说,这般的超脱,亦非易事,也不怎么简单。 但是,经由「平行世界观测」升级而来的「多重宇宙观测」,绝对是一场机制引领数值的飞跃。 通过机制的革新,同步带来数值上的巨大提升。 没有什么能力,要比这份力量更能够直观地诠释—— 量变引起质变…… ——这么的一个说法了。 宝石翁当初能够以人类之躯,和朱月争锋,并且还获得胜利,即使是惨胜,也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再怎么说,那都是朱月,是所谓的“成就天体者”。 还是被地球所认可,而降临于大地之上的月之uo。 接受来自地球的支援,拥有难以想象的出力和存在规模……这是理所当然的,人体与天体相较,岂非天壤之别? 相比起那浩瀚的天文单位—— 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如同飘浮在宇宙中的尘埃。 人类历史也是如同沙粒般微不足道,所有的纷争、所有的成就,都无法与那行星的记忆相提并论。 但是,偏偏宝石翁就打赢了。 说是无尽的以太能量炮,硬生生与月球镜像化对轰,最终依靠火力更胜一筹,刚正面锤爆了朱月。 听起来倒似乎很有道理,毕竟俗话也有说,一切的恐惧都源自法力不足。 如果宝石翁既有法力,也有火力,那么取得胜利也是自然而然的。 只是要细究的话,就会发现问题的所在。 哪怕是有第二魔法的力量,可以进行平行世界的运营,也无法解释宝石翁的功率问题。 从宝石剑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平行世界的同一地点打开通道,抽取大气之中的魔力,这样的运营是有限的。 当打开通道附近的大气魔力抽取完毕,就必须转移到下一个世界…… 下一个世界,再下一个世界…… 以此达成无限魔力供应的状态。 而这样的运营,同样也还是受限于诸多外界条件,很难达到理想化的状态…… 说到底,宝石翁不可能打开通道,就能够抽取整个平行地球的大气魔力。 如果操作范围能够大到这种程度,那么何必多此一举呢,直接从当前世界的大气之中攉取魔力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况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即使是拥有无限的魔力供应,也不意味着输出就能够跟得上。 以芥雏子为例—— 身为能与自然界共享玛那的精灵种,不用将魔力储蓄于自己体内,而是可以无穷无尽地从外界吸收。 但由于被“人型”这一形态所束缚,实际可以使用的魔力量仅限于人型英灵的领域内。 这情形犹如一片浩瀚无垠的大海,任由人取用……但取用的工具,却仅是一个细小微弱的水龙头。 即便让它持续开启,阀门调至最大,流量也还是被定死了的,仅仅是那么一丁点儿。 ——供给虽无限宽广。 ——但输出却有其不可逾越的界限。 这就是宝石翁无法解释功率问题的关键所在。 即便是最充沛的供给,若输出能力受限,一切努力终将化为泡影。 因此,若是只有单纯的平行世界运营,那么宝石翁是不可能有哪怕是一分的胜算的。 他既然能够正面刚赢朱月,那就必然意味着除了充足的魔力供应,他的出力与存在规模也一定达到了与后者接近甚至等同的程度。 这无疑是收束可能性带来的奇迹。 是集齐了无限平行存在,所铸就的生命本质的华丽蜕变。 无数个异时空同位体,无数个宝石翁,以存在为单位重叠为一。 一即是全。 全即是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