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点点头,“军中有军中的规矩,饭不是你不想吃就不吃的,先跟我过来,一起把饭吃了,家人一会儿再说。” 张大隗忍不住问道,“军中的伙食一直那么好么?” “嗯。” 听闻张大隗的话,刘玉堂忍不住心里点点头。 心道,这位叶东家对待自己的人真的好啊,自己投了军,一定要好好做事。 掌勺的厨子,看了一眼刘玉堂,笑吟吟地说道,“头一天来?” 刘玉堂点点头,“是。” 厨子看了他一眼,“平日里没怎么吃过干的吧?” 刘玉堂羞赧地点了点头。 厨子挥挥手说道,“没吃过干的不丢人,这里的大多数人,在投军之前,连粥都喝不上。” “我问你这些,是怕你一次吃撑了,吃坏了肠胃,今日只给你一个炊饼,粥两碗,等你习惯了,再吃其他的。” 刘玉堂小声问道,“刚才张头说,一会儿我们家人也有?是真的吗?” 厨子嘿嘿的笑道,“当然是真的,东家人心善得很呢,别看他凶巴巴的,其实很心疼咱们这些老百姓。” “昨天晚上特意嘱咐我,说看到你们这些难民之中有不少妇孺,很多孩子还没断奶,便嘱咐我炖了鱼汤,给夫人们补一补。” “一会儿就给他们分发过去。” 很多地方,妇孺都被代表着吃白食的存在。 非常不受人待见。 甚至他听说,有些山寨根本不要妇孺。 可叶东家完全不一样。 不仅愿意收留他们,还细心地给妇人们准备了鱼汤。 一时间,饶是刘玉堂一把年纪,眼眶里都有了泪花。 当初他做牙人的时候,听那些贵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 或许就是眼前的景象吧。 “快去吃你的吧。” “心里念着东家的好。” 刘玉堂行了礼,端着粥回到人群之中。 先分给了孩子一些,让他们吹着一人喝了一小口。 又将炊饼放在粥里,泡发了,让大家分食。 不一会儿妇人也分到了鱼汤和小米粥。 刘玉堂的婆姨也感动得哭了,将鱼汤递过去,“当家的,你也喝一口,这鱼汤真好喝,我这辈子都没喝过这么好喝的汤。” 闻言,刘玉堂忍不住上前尝了尝,瞬间眼前一亮。 这湖泊里的鱼,天然有一股子土腥气,而且不怎么好收拾,一般情况下,做出来的并不是非常好吃。 但对于叶琛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毕竟葱姜蒜和料酒这东西,商城有的是。 当然,这也是叶琛精益求精的结果。 实际上,对于小老百姓来说,有的吃就不错了,根本不会挑挑拣拣。 喝了一大口鱼汤,他有些意犹未尽地递给了婆姨,心里越发的感慨,自己昨晚的决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