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参军却不在乎叶渡的嘲弄之意,连连点头,“叶县令,我们家大人可没说笑,这特殊时节,当行特殊之事。如今折冲府李都尉在外御敌,而沧县自秦县令往下,佐官、书吏战死过半,余者又多是无能之辈。” “这偌大个沧县,不能没有管理吧?况且谁说您先前只是村正了,我们家大人翻阅官册,您先前明明是马山镇的镇长乡头,升任县令之事,也是合情合理。” 叶渡摇了摇头,却并未在多言什么。 这个杨长史看样子是真的不好把控。 为何? 这厮想法太多了。 自己都跟他说得明明白白。 他做他的长史,甚至未来是刺史,沧州名义上的老大。 而自己什么都不用参与,做自己的无冕之王就好。 剩下的该怎么合作就怎么合作。 可这厮,一转眼就奏请朝廷,让自己做沧县的县令。而且还给自己搞了一个乡头的身份。 如今这个时候,一县之令可是那么好当的? 那么多的难民,难道不需要处置? 这烂摊子是不是要加倍的努力去帮他处理? 而且叶渡还说不出什么不满的话来。 因为这个县令,可以让自己正规化。 很多事情做得合情合理。 从某些方面来说,杨长史的行为对自己大有裨益。 但心里不舒服是肯定的。 刘参军来了之后,便坐在一旁,协理政务。 别看这个刘参军打仗不怎么样,但是处理民政倒是一把好手。 难怪杨长史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他。 约莫一个多时辰的功夫,王老五去而复返,叶渡问道,“县中百姓的伤亡和损失都统计的如何了?” 王老五说道,“东家,已经统计好了。” 一边儿的刘参军,连忙抬头提醒道,“以后叫县令,你们家老爷已经被保举为县令了。” 叶渡瞪了一眼刘参军,看向王老五。 王老五身边儿协同做事的书吏汇报道,“县中百姓,因为反贼之乱,死者一千七百六十八人,重伤者二百九十七人,轻伤者,八百三十五人,此外还有一些百姓,昨夜并未返回县城。” “房屋烧毁五百六十三间,赵、周、乔、宋等几家富户士绅,家中被抢劫一空。” “另外百姓几乎家家财产被劫,米粮所剩无几。” 叶渡继续问道,“沈家呢?” 书吏回答道,“沈家房屋损害严重,但却并无人员伤亡,前些时日,沈家家主病愈,已经率领不少沈家子弟南下去了安陵县祭祖,一直未归。” 叶渡闻言一愣,心道,“果然是成了精的老狐狸,朝廷这边儿加税一出,他就赶忙逃回安陵县。” “不过跑了也好,倒是省得自己寻他麻烦。” 当下叶渡继续问道,“可追缴回钱米?” 王老五掏出册子,“共追回钱五万三千二十七贯,米一千三百石。” 这些钱米,一部分是百姓家的,另外一大部分是士绅豪强的。 换做先前,这些官吏,肯定会借机上下其手,发一笔横财。 但这一次却没有人敢。 王老五领着军队跟着呢。 为何叶渡明明跟杨长史说了,自己回乡下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城里交给他,依然要主持赈灾呢? 就是担心城里的这帮子烂透了的官员,将本来陷入绝境之中的百姓,再给逼反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