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难于上青天-《大唐攻略指南》


    第(2/3)页

    我们造不好可以学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仅治学如此,各行各业不都是这样么?

    有了船,有了航海技术,海洋不再是禁区咱们攻击其后背侧翼是不是变得可能了?

    然后又有人反对,从哪里登陆?那补给怎么办?指挥怎么办?万一打输了怎么办?人生地不熟怎么办?

    这时候你要是能帮着想办法,从辽河鸭绿江等地补给,指挥怎么办,派遣良将就是了,以前打仗也没有见你们天天去指挥,也没有见士兵都不会打仗了?

    人生地不熟,这不是还有五年的时间,不可以派人去探查一番嘛?

    从哪里登陆?我们可以收买其背后的新罗等国从他们的港口登陆,或者选一地趁敌人未发觉强行登陆,这不都是办法么?

    然后是怎么造船,登州本来就有船厂,江南船厂更多,只要提前准备,到时候征募足够的船只也不是做不到。

    接着就是防寒问题,隋炀帝几次征高句丽失败都跟天气寒冷旷日持久有关系,大唐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准备足够的防寒物资,准备足够长期作战的兵力人员和补给。

    打它个两三年,大唐不过是吃点苦而已,但是对于高句丽来说那就是灭亡之危了。

    然后大家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补充完善,是不是一个对高句丽的作战计划就形成了?

    比起你们一开始只知道嗷嗷叫的反对的时候,是不是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是不是比光知道反对有用?

    当然,我只是跟你们举一个例子,可不是真的要打高句丽,就是比喻而已

    。

    聊回吐谷浑的话题,这个事情年前定好的,大家也都是同意的了,父皇亲自下的圣旨,朝堂也是通过的。

    现在稍有困难,不是想着怎么解决困难,不是想着把这个战略怎么执行下去,而是想着怎么拆台,怎么拱火劝别人回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