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父子谈心-《大唐攻略指南》
第(2/3)页
宇文温朕会让他去找你协助你建新宫的事情。」
李恪奇怪的问道:「父皇,别人都说皇帝口含天宪,言出法随,您要干什么事情,为何还要跟下面的臣子商量?」
李世民还是很愿意跟李恪说说这些的,尤其是把李恪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的时候:「就算是天子,也不能恣意妄为,人心向背这个东西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一旦形成大势,你就能看见了。
就像你派一百个人去拉一块千斤重的石头,如果人心齐的时候,千斤的时候百人拉着能健步如飞。
但是要是人心不齐的时候,百人有的前进有的倒退,有的磨洋工,有的往一边拉,有的人还想把绳子烧断,你就算口号喊得再响,石头也在那纹丝不动。
处理国事也是如此,其实国事处理的不过就是人心而已。
天下之事能处理完么?今天这个事情,明天那个事情,今天这里旱了,明天那里涝了,每天勤勤恳恳天下就能大治了?就能太平了?
并不是,其实治国就是拉拢更多的人跟你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块使用,把那些偷女干耍滑的,心思跟你不一样的,还有那些想拆台子的都清理出去。
天子牧民,为何要用一个牧字?因为百姓就像羊群一样,你不能去指定每一只羊吃哪一片的草,不能安排好每一个羊的位置让它就在那个地方不动,因为你就一个人忙不过来。
你只能控制好大致
方向,让百姓按照那个方向走,让大部分的百姓都有草吃,不让他们乱跑,偶尔有离群的赶回去,跑错了方向就用鞭子赶一赶。
遇到大坑泥潭别让他们掉下去,有太闹腾的就抓起来杀了。
就像阎立本的事情,朕可以下旨让他非要跟你一起负责修建大明宫的事情,但是他用心做事和不用心效率能一样么?
大明宫是朕要住的,如果他不用心,某个宫殿倒塌了,或者设计有某个漏洞被人有机可乘,或者留一个后门他随时能带人进来,那还能放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