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造船的问题-《大唐攻略指南》


    第(2/3)页

    有人说西式大帆船跟中式船最大的区别就是长宽比,还有一个是平底的一个是尖底的,一个是软帆一个是硬帆。

    其实中式战船有很多种,不止有大型楼船的平底,还有快船哨船的尖底,甚至有明轮船这种。

    但是中式帆船并不是没有优势,例如稳定性更好,还有就是水密隔舱技术使得抗沉性更好,还有就是硬帆能吃更多的风向,逆风航行的时候更容易操作,而且大型一体帆更容易操控。

    很多人都觉得西式船比中式的先进,中式船是落后的代表,是守旧,是愚昧。

    其实在李恪看来,之所以采用的船型不同,还是因为作战思想的不同而已,中式海战一直没有重视大炮的使用,即使到了明清的时候,也是以跳荡登船为主。

    尤其是大型楼船依托其庞大的身躯,敌人难以攀附,然后以高打底,弓箭从高处的楼船往下射,优势是非常大的。

    中式舰队作战讲究的是团队作战,大型楼船只是主力战舰,并不是中式舰队的全部。

    就像后世大型货船,还有航空母舰,最后还不是要采用平底设计。

    后世有人专门研究过,改变了材料和加工工艺之后,硬帆的速度并不比软帆慢多少。

    只能说明清两代的海禁耽搁了中式帆船的发展,使得原本先进的技术停滞不前,最后变成落后。

    所以一

    开始李恪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要航速快,要足够大,要操控简单,要船体坚固,还要有水密隔舱。

    其余的东西都让工匠们自由发挥了。

    不过工匠们理解的坚固跟李恪理解的好像不一样,速度快也只是比一般的沙船船型快而已。

    李恪经过几个版本的修改,现在这群工匠反而不会造船了。

    到造船研究院的时候,这群工匠正在对着一个两米大的船模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