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经公安一战后,旁人不知道,反正全琮是不想再与糜旸交战了。 况且全琮身为江东本土人士,他最想要的是江东安稳,在如今之际,更是如此。 所以他才会出言打断徐盛的发言。 在全琮的打断之后,高坛下方的江东众臣虽各有心思,但最终没有再发出什么「豪言壮语。」 在高坛上的孙权与邓芝两人身前有着一张祭台。 祭台上的烟雾随风升起,飘向天际。 孙权在命侍从当众朗读一遍盟书中的内容之后,他伸出手指在祭台上的玉盆中沾上牲血,而后他将手指上的牲血涂抹在自己嘴唇上。 此举名「歃。」 乃是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老的一种盟约仪式,多为王侯所为。 在孙权以牲血封唇之后,邓芝亦按照孙权的做法照做。 高坛上的祭台之上,摆放着两份盟书,那两份盟书上早已盖好汉中王印。 在邓芝歃血封唇之后,孙权从一旁的侍从手上的木盘上,取下自己官印,而后他将自己的官印,分别盖在了祭台上的两份盟书之上。 到了这一步,整场盟约仪式已经接近尾声。 孙权在将官印放回木盘上之后,握住邓芝 的手言道:「自今日孙、刘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曹贼!」 耳中听着孙权的保证,邓芝脸上虽流露着笑意,但他内心中却清醒的很。 就算有着升坛歃盟之举,就算有着正式盖印文书为证,但这些都并不能保证刘、孙两家以后就会完全亲密无间。 能保证盟约有效的,唯有自己的实力以及时势。 这一点不仅邓芝知道,孙权亦知道,乃至于襄阳城中的刘备也知道。 但将两家盟约之事,以升坛歃盟之举昭示于天下众人面前,至少可以保证在天下大势未发生大的变化之前,孙权会站在刘备一方,与曹操再无修和之可能。 而曹操在知道这件事后,自然亦会将孙权当做敌人,甚至会主动发兵攻打江东。 只要做到这一点,孙权的存在就会分担走曹操一部分的精力,将来刘备北伐之时,才更能有把握。 至于以后刘孙联盟会发展到哪一步,就看那时候的天下大势吧。 继续为友,还是为敌,就看三家中的弄潮儿各自如何作为了。 这便是三国,风云变幻,各骋智力,未来难测。 ... 在签订了盟约之后,邓芝婉拒了孙权挽留的美意,他立即带着盟书回到了襄阳城中。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 怎么整的今日糜芳才是新郎一样。 糜芳一路拉着糜旸,穿过整片张灯结彩的府邸,来到了大门处。 当糜旸来到大门后,他不禁被眼前的这一幕所惊到。 在门外宽广的里巷上,上百辆装满金银礼物的车队正挤在一起显得拥挤攘攘,而在上百辆车队两侧正站立着众多穿戴喜庆的鼓吹乐队。 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是已经纳征过了吗? 而当糜旸出现在大门口之后,在上百辆车队之前的关平、张包、赵统、关兴几人立马就从骏马之下来,来到糜旸身前。 这四人今日为了糜旸的婚礼,可是一早就起来打扮。 他四人本就仪表堂堂,在一番的特意打扮之下,与糜旸站在一起,就像世间的五位翩翩俏郎君。 糜芳见糜旸还不赶紧上马,心中那个急的呀。 他正要拉着糜旸上马,但这时关平几人已经来到糜芳身前,关平对着糜芳一拜后言道:「叔父,接下来就交给我们吧。」 说完后,关平还不等糜旸反应过来,他便与张包几人,一起将糜旸从地上横空抬起,而后直接给抬上了胸前挂着喜球的高头骏马上。 …. 糜旸猝不及防,等他反应过来,他已经坐在高头大马之上。 在将糜旸抬到马上之后,关平几人亦纷纷上马。 而后张包举起腰间的喜鼓一敲,整支庞大的车队已经开始行进起来。 看着糜旸渐渐远去的身影,糜芳的眼眶已经被眼泪浸湿。 这一幕他已经苦苦等了二十年了。 但好在老天保佑,让他在有生之年能够见到这一幕。 百余辆马车之上挂着的串串銮铃,在马车行进中在风的吹拂下发出一阵阵叮当声。 而当迎亲车队开始行动之后,那迎亲车队旁的鼓吹乐队亦敲响了手中乐器。 欢庆的礼乐声配合着清脆的铃铛声相得益彰,很快就变成了一阵阵令人陶醉的悦耳声乐,响彻在这还稍显寂静的襄阳城中的里巷中。 这惊醒了还处在睡梦中的百姓。 当被惊醒的百姓纷纷打开大门之时,他们就看到了那庞大的车队,他们的脸上浮现了巨大的惊讶与羡慕的神色。 这是哪家的郎君娶亲,如此张扬幼! 糜旸骑着高头大马,脸上洋溢着喜色引导着庞大的车队朝着前将军府邸走去。 今日因为糜旸的迎亲举动,襄阳城中已经被刘备下达清道的王令。 糜旸所率领的迎亲车队,在没有阻挡之下一路上行进的速度很快。 不久后,糜旸与迎亲队伍已经来到了前将军的府邸之外。 在糜旸到来后,前将军府中的关羽在得知消息后,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他亲自搀扶着化妆完毕,美若天仙的关嫣,一步步朝着府外走去。 在汉代,给新妇盖红盖头的习惯并没普及。 当关羽与关嫣的身影出现在糜旸眼中后,他立即就下马来到关羽身前,他对着关羽一拜,而后从关羽的手中接过了关嫣白皙的小手。 当糜旸温热的手触碰到关嫣娇嫩的手时,关嫣下意思的有些躲避,但最后关嫣还是主动将自己的手放在了糜旸手中。 感受着掌心的一片嫩滑,糜旸心中有种责任感升起。 从今日起,他便是为人夫君了。 执子之手,当与子偕老,这是从先秦传诵至今的誓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