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糜汉》
            
            
            
                
    第(3/3)页
    两种身份皆有的他,本该更加坚定立场的他,却跟益州大臣如胶似漆。
    甚至当初吴氏能成为刘备的正妻,也是吴懿寻找到益州大臣的协助才成事。
    吴懿的这种种行为让他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让刘备对他的信任越来越少。
    历史上身份地位高于李严,能力并不比李严弱的吴懿,却被刘备安排托孤大臣时视而不见,原因就在这里。
    甚至现在的吴懿渐渐被排挤出大汉的核心圈子,也正是这个原因。
    不是他能力不佳,是他的态度与立场很让人疑惑。
    论对政治的敏锐,吴懿并不比常人低。
    以往他只是身在当局中所以不知道这点,但现在有糜旸这个旁观者的点拨,吴懿很快就明白了刘备那四个字的利害之处。
    怪不得他为何一直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在明白这点后,吴懿内心中惊惧不已。
    伴君如伴虎,刘备现在对他心存疑虑而不加重用。
    但若将来随着刘备内心中疑虑的增加,难保刘备就只是对他不重用。
    但吴懿内心惊惧的同时,他也用十分不解的目光看向糜旸。
    为何糜旸会告诉他这点?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以他与糜旸之间那敏感的关系,都不应该是糜旸提醒他这点才是。
    面对吴懿疑惑的目光,糜旸笑而不语。
    他不顾吴懿想知道原因的热切目光,挥了挥手让丁封送吴懿走。
    看到糜旸的举动后,丁封立马来到吴懿身前,做出手势请吴懿出去。
    看到丁封的手势及他严肃的神色,吴懿不得不在丁封的注视下缓缓退出大殿。
    当吴懿一步三回头的走出大殿之后,大殿外的吴班见状立马迎上前来。
    吴班迎上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吴懿结果。
    只是这时吴懿哪有心情回答吴班这个问题,他现在脑海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糜旸告诉他这点的用意。
    在不断的思考之下,吴懿联系糜旸入主南郑以来的所作所为,他的脑海中似有一道亮光闪过。
    糜旸告诉他这点,算是他对自己的一个补偿,也是他对自己的一个警告。
    在明白这点后,吴懿失神地告诉了吴班糜旸的决定。
    吴班得知糜旸的决定后,他先是有些惊讶,然后就是有些愤愤不平。
    “兄长已然做出如此付出,他却还拒绝兄长,他简直就是大汉的夏日之阳。”
    吴班口中说糜旸是夏日之阳,是在借用一个典故映射糜旸的行事太过霸道,不留情面。
    拥有夏日之阳评价的第一个人,正是当初力保晋国霸业不失的春秋名臣赵盾。
    当年酆舒向狐射姑询问晋国两代执政大夫,赵衰和赵盾的执政风格如何,狐射姑心中既怨恨又畏惧赵盾,于是便回答说:
    “衰,乃冬日之阳;盾,则夏日之阳。冬日则赖其温,夏日则畏其烈也!”
    吴班言语中将糜旸比作赵盾,很明显是在表达内心对糜旸的不满。
    可是吴懿在听完吴班的话后,他却脸露凝重地对吴班言道:“旸,亦是冬日之阳。”
    听到吴懿的这句话后,吴班脸露大大的不解之色。
    冬日之阳,赖其温得以生存,吴班觉得糜旸哪点作风当得起这个评价了?
    吴班觉得糜旸担不起,吴懿却觉得糜旸担得起。
    糜旸方才的那个点拨,对他来说不正是化解寒冷的冬日阳光吗?
    而且梁州的上下军民来说,糜旸也是冬日之阳。
    他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梁州大治。
    数百年来世人对冬日之阳与夏日之阳谁高谁低并无定论,但现在糜旸却是两者皆有,那他以后又该如何自处呢?
    想到这吴懿望着高挂在天上的太阳,他重重的吐出一口气。
    “一会回到府中后,就立马对外宣称我突染恶疾,以后概不见客。”
    还在不解中的吴班听到这句话后,他变得更为诧异。
    面对吴班诧异的目光,吴懿意有所指地言道:“夏季将近,当避烈日。”
    说完这句话后,吴懿便头也不回地朝外走去。
    方才糜旸的示好与警告都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以后在梁州境内,糜旸的任何决定,他绝对都不会插手半分。
    他惹不起。
    但总躲得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