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锦囊妙计 突围而出-《糜汉》


    第(3/3)页

    或许他自加入糜旸的帐内后,负责的都是文务上的事,但若不是文武双全,当年他怎么好意思主动投效?

    片刻后,魏延与州泰齐齐抽出了腰间的长刀。

    再片刻后,他们二人身后的三千精锐,亦齐齐如此。

    不管前路如何,带着糜旸任务,梁州希望的他们,今日拼了!

    今日,曹真一如既往在大帐内召集几位大将商议军事。

    曹真商议的正是水淹南郑之事。

    他召集的也是当年参加过邺城之战与下邳之战的将率。

    他们当年曾亲眼见过曹操是如何水淹邺城与下邳的。

    经验是一种很好的东西,在诸位将率的协助下,近段时日以来,魏军水淹南郑的一切前期工作十分顺利。

    商议中,后将军朱灵对着曹真言道:“大将军,至多再过半月,汉水上游的堤坝就将建好。”

    听到朱灵的这个禀报,曹真显得心情大好。

    要想成功水淹南郑,汉水上游的蓄水堤坝是重中之重。

    毕竟相比于褒水,汉水才是这次水淹南郑的主要河流。

    不得不说,虽然朱灵在先帝在世时,曾被先帝怀疑过剥夺过兵权,但他实在是个不得多得的人才。

    在得知这个情况下,曹真先用赞赏的目光看向朱灵,而后将探询的目光看向王双。

    之前的具体任务安排中,朱灵主要负责的是水淹南郑的第一步,王双主要负责的是水淹南郑的第二步。

    王双见曹真将目光看向自己,他感觉到了压力。

    朱灵将第一步办的如此迅速,负责第二步的他也不能耽误大事不是。

    硬着头皮下,王双给出了一个日期。

    “最多一月,臣便可督造好四面高墙将南郑围困。”

    王双的日期比朱灵慢了半个月左右,曹真对这个日期谈不上满意,但也觉得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他微微点了点头。

    反正总而言之,至多再过一个月,梁州就是大魏的了。

    想到这,曹真没办法不开心。

    可就在曹真开心的时候,刘晔带着一些急促的步伐走进了大帐内。

    见到刘晔有些急切的模样,曹真的脸色就耷拉了下来。

    刘晔有此作态,代表着他带来了是不好的讯息。

    在如今如此紧要的关节,曹真实在不想听到不好的讯息。

    不过曹真在听完刘晔所禀报的事后,脸色缓和了不少。

    刘晔禀报的正是魏延率军突围而出的事。

    而曹真在听到只是有一股汉军精兵突围而出,且糜旸不在其中后,曹真对这件事便没太多的关注。

    汉军的突然突围,这的确出乎了曹真的预料,虽然在魏军大意的情况下,那股汉军成功突围,但在魏军的追击下,死伤也不小。

    依照刘晔的汇报,最后成功突围出的汉军,大约在千余之众。

    而且那千余汉军去的方向,乃是阳平关。

    想来那千余汉军的目的在于前往阳平关求援,但哪怕那千余汉军将阳平关的守军全部调来,能对当下的战局造成什么影响吗?

    数千对数万,加之己方大军有营垒与骑军助阵,这是场毫无悬念的战斗。

    纵算那千余汉军不是去阳平关,可游曳在外的千余汉军,也实在难以让曹真心中浮现起担忧。

    只要糜旸还在南郑,那么曹真就会一直将重心放在南郑!

    “传令三军,加紧对南郑的包围,不要再让任何一支汉军逃脱。”

    吩咐完这件事后,曹真便将目光又放在了身前的工程图上。

    而就在魏延成功率军突围而出后,南郑外的上空响起阵阵雷声。

    这雷声引得魏延望天担忧,却让曹真喜不自胜。

    汉中的雨季,来了!

    昨日第二章。

    今日一章会有点晚,一方面是工作,一方面是在酝酿一个小惊喜,可能凌晨更新吧。

    希望大家会喜欢今晚准备的惊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