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魏营变故 疾行捕麟-《糜汉》


    第(3/3)页

    下达这道命令的时候,糜旸已快速取出腰间的一块虎符交至魏延的手中。

    这块虎符能让魏延指挥他本部兵马之外的部分汉军。

    在将虎符交至魏延手中的时候,糜旸又不放心得嘱咐一遍道:

    “记住,一定要快。”

    糜旸的急切让魏延与吴懿惊讶。

    从常理来说,在曹洪的大军溃散后,汉军通往阴平的道路已经打通,这时候派援军前往阴平自是正常。

    可同样按照常理推断,郭淮或许前几日就得到了曹真大败的消息。

    毕竟郭淮的背后是武都郡的官道,消息传递给他不像曹洪这般艰难。

    而郭淮在得知曹真大败的消息后,知道夺取阴平已经无用的他,为了自身的安全肯定是会退兵的。

    这些推断大将军当然也不难得出,所以大将军是在急切什么呢?

    魏延没有多理会这个心中的疑惑,他在接过糜旸手中的虎符之后,很快就离开了大堂之中。

    而等魏延走之后,吴懿倒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之前曹洪为困兽,大将军却犹如视而不见。

    当下郭淮大军后路无碍,又可能在得知曹真战败消息后,会快速领兵退去,是为走兽。

    困兽易擒,而走兽难追,今大将军却先缓后急,何也?”

    吴懿的话,透露出他深深的求知欲。

    他知道糜旸所为必有缘由,现在他就想知道那个缘由。

    看着吴懿充满求知欲的脸庞,糜旸再次笑着解释道:

    “欲得天下者,必先得天下英才。”

    “曹洪虽号称当今名将,往年亦有不少不俗战绩,然其性格狭隘,又久未领兵,早已不复当年之才。

    况且曹洪既为困兽,当不可逼之过甚,否则我军会多出不少死伤,于来日北伐大计不利。”

    “而与曹洪相比,郭淮既出身名门,又深得羌氐异族之心,观过往事例,彼实乃一方面之才。

    对于此等英才,我自是应当能擒则擒。

    若能擒得郭淮,既可断逆魏一臂,又可令我军多一大将,这乃是长久之计,不可不急。”

    听完糜旸的解释后,吴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见吴懿表示出理解的神态,糜旸却在心中暗暗思量道:

    郭淮你跑就跑,可千万要把我的姜维留下。

    相比曹洪一恶狼,郭淮一功犬而言,姜维这头幼麟才是糜旸真正的目标!

    在糜旸的特地嘱咐之下,魏延一丝一毫都不敢怠慢。

    他本就善于率军奔袭,在他的带领之下,上万汉军不久之后就赶到了桥头。

    桥头是位于阴平与剑阁之间的一个要塞。

    因为桥头的地理位置,早在魏军南征之前,糜旸便在这处要塞中安排了近两千的守军。

    可是魏延在率军抵达桥头后,他却发现桥头内只剩下一些老弱士卒,精锐的汉军都不见踪影。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魏延很快就意识到,桥头中的汉军很可能被马超调走了。

    去年马超在武都城外两战两胜,让糜旸大喜,大喜之后糜旸让吕乂前往马超的军中,授予他全权负责汉中西面战事的权力。

    有了这一权力在手,马超是有权力调动桥头的守军的。

    不过马超的这个举动亦证明了,阴平的局势定然很不乐观。

    由于曹洪的大军阻隔,马超很久未向糜旸汇报过军情。

    当下糜旸推测阴平尚未陷落,是出于郭淮的大军尚未出现在剑阁外这个事实。

    可毕竟许久未收到来自阴平的战报,连糜旸都无法百分百确定阴平是否陷落了。

    这一点隐忧,加上桥头守军被调离的事实,让魏延的心中有些不安。

    不安之后,魏延又加快了几分行军的速度。

    终于在不久之后,魏延终于领军到达阴平城外。

    可眼前看到的一幕,去让魏延的心神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章。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