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军向上邽 淮南之变-《糜汉》
            
            
            
                
    第(3/3)页
    目前合肥城内留下的大多是老弱之兵,用来虚张声势用的。
    纵使合肥是坚城,但兵力贫弱,能挡得住江东大军的猛攻吗?
    最重要的是,哪怕当下曹叡得到陆逊欲对合肥不利的消息,他也没办法将淮南军调回合肥。
    一则是路程遥远,时间上来不及。
    二则是一旦将淮南军调走,势必会对街亭的其他魏军,造成士气上的打击。
    与糜旸这样的名将对战,哪怕是己方士气高昂,都要万分小心。
    更何况是士气低下呢?
    一时间,曹叡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中。
    好似关中与淮南,在这一刻他只能选择一个。
    可关中对大魏重要,难道合肥就不重要吗?
    在艰难的抉择之下,曹叡觉得他的脑海快要炸开了。
    最后在良久的思索之下,曹叡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让一旁的刘放马上草拟诏令,这道诏令是发给江夏太守文聘的。
    诏令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让文聘尽快率军支援合肥城。
    尽管江夏的魏军并不算多,可只要文聘能及时率军抵达江夏,那么合肥就有可能多撑住一段时间。
    只要在这段时间内,曹叡能从他处调来援军即可。
    不过曹叡也知道,一旦文聘率军队离开江夏郡,那么江夏郡的安危就不能得到保障了。
    可当下曹叡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
    相比于合肥,江夏郡的失去曹叡至少还能接受。
    在曹叡的急命下,刘放很快写好诏书命人快速发往江夏郡。
    看着使者远离的身影,曹叡不由得抱住了阵痛不已的头。
    他感觉如今的自己,就好像一四处缝补的裱糊匠。
    而在外部的狂风骤雨之下,开始出现裂痕的曹魏,又能坚持多久呢?
    还有多久!
    汉章武五年四月,庐江郡襄安县外。
    站在襄安港口处的陆逊,看着一批批的吴军,在将校的带领下朝着港口中停靠的楼船上登去,他的眼神似胸有成竹。
    只是相比于陆逊的胸有成竹,站在陆逊身后的一众江东将校,眼神中可是流露出不解,乃至于不屑的神色。
    早在数日前,陆逊就安排上万吴军在大将徐盛的带领下,由襄安城外的水道进入施水中。
    合肥就坐落于施水水道的必经之道上。
    陆逊的这一举措,无疑在证明着,他想通过施水水道进攻合肥城。
    凭借江东拥有精良水军的优势,选择从施水进攻合肥城,这是一条不错的进兵路线。
    而这条进兵路线,正是当年孙权数次攻打合肥时采用的固定路线。
    本来选择与孙权一样的进兵路线,这也无可厚非。
    可江东诸将可都记得,在陆逊刚刚到达庐江郡时,就有人曾陆逊建议按这条路线进攻合肥。
    只是那时的陆逊,面对这个建议却断然拒绝。
    相反的,陆逊选择分兵先攻取庐江诸县。
    所以现在当陆逊重新采用这条进兵路线时,部分江东将领心中才会对陆逊感到不屑。
    在他们看来,陆逊只是一纸上谈兵的书生。
    当初陆逊选择先攻占庐江诸县,恐怕不是因为有更深的筹谋,只是想着攻打容易的地方,为自己立功而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陆逊没有办法之下,才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率军攻打合肥。
    只是江东诸将不知道的是,其实所有事都在陆逊的心中有着一个完整的盘算。
    例如陆逊提前预料到,曹叡会派遣江夏太守文聘支援合肥。
    凌晨或早晨第二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