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易斌武不由得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自己这都还什么都没说呢,老爷子就已经知道是哪两种药材不符合标准了。 果然不愧是活了上百岁的中医老祖! 这真是活祖宗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市面上最常见的两种药材竟然很难找到符合古方标准的药效,实在是让易斌武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毕竟像杏仁与桔梗这药材,实在是太常见了。 如此常见的中草药竟然会药效达不到标准,能不让人感到诧异吗? 谢星远轻笑着摇了摇头道:“这有什么难猜的,现如今种植的杏仁品种大部分都已经退化,或者是种植环境不佳,如此情况下生长出来的杏仁容易导致里面的苦杏仁苷含量不足,自然也就会影响药效了。” “至于说桔梗,现在种植桔梗的哪有不使用化肥的?药效差也在预料之中!” 要知道,桔梗种植若是使用农家肥还好说,基本上问题不大。 但如果使用化肥的话。 一般都会导致其有效成分(如桔梗皂苷)的含量降低,从而影响药效。 当然了,这是西医所谓的科学解释。 而对于一名老中医来说,一种草药的药效好不好,符不符合方子中治病救人的需求,他们只需要一看、一闻、一尝便知道了。 若是对中草药辨别没有那么精准的话。 他们也可以依据患者服药后的病情变化,来确定这药的药效如何。 这也是中医大夫与西医大夫的不同之处。 闻言,易斌武不由得轻叹了口气道: “那这该如何是好?要是换成药效不足的原材料,怕是研制出来的中成药效果不理想,也可能达不到用药的标准,那岂不是没办法生产了?” 要知道,药品这东西对于药量的控制是非常的谨慎的,多一分可能有毒,少一分可能影响疗效,甚至产生副作用。 所以对于中草药原材料的问题,易斌武还是非常谨慎的。 毕竟他们建昌帮制药一直就以精品为准,不然也不会光凭中草药炮制技术就支撑着整个公司盈利。 谢星远沉思了片刻后,想了想道: “这样吧,关于药材的事情过几天我来解决,眼下咱们还是先聊一下关于另一个古方的事情吧!” 说着,谢星远便掏出了已经写好的一个古方随手递给了易斌武。 易斌武接过方子是越看越震惊! “这方子......这要是吃下去的话,真的能比蓝色小药丸的药效还要强?” “呵呵,是不是比蓝色小药丸要强,到时候研制出来后你亲自试试就知道了。” 谢星远呵呵一笑,看着易斌武道。 易斌武笑着点点头道:“说的也是,谢老您也没必要拿一个没用的方子来骗我,毕竟现在我们建昌帮制药可是有您的股份。” 至于说亲自试药这事..... 易斌武倒也不介意,不就是比蓝色小药丸厉害点的中成药嘛! 他身边又不缺女人。 如果真要是有那种效果的话,他也可以随时找人过来实战。 谢宇宁进门后,一直站在旁边听着曾祖爷爷与易斌武聊天,心中不由得微微一怔,似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是吧? 曾祖爷爷他老人家什么时候在建昌帮制药有股份了? 这事也没听曾祖爷爷提过啊! 谢宇宁的心中不禁满是问号,转身便走出了门诊室,然后将这事同父亲谢守仁讲了一下。 “什么?你是说老爷子同建昌帮制药达成了合作,然后在建昌帮制药那还占着股份?” 谢守仁也不由得懵了,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事他也没听爷爷提起过啊! 难不成是最近才同建昌帮制药达成合作意向的? 谢守仁的脑海中划过无数个念头,随后轻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道: “行了,这事我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 “哦哦,好!” 谢宇宁点了点头,旋即重新回到了曾祖爷爷所在的门诊室。 毕竟这下午曾祖爷爷还有五个患者号没看呢! 呃,不对! 他还是得先帮堂妹整理一下直播间粉丝预约问诊的事情,不然回头曾祖爷爷非揍他不可。 想到这里,谢宇宁也只好掏出手机点进了谢小玲的粉丝群,然后继续整理起那些粉丝们的私信来。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