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一批希望小学的成功落成和开办,肯定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到时候的采访报道不绝,你们几个厂子在全国都出名了…… 不说其他,我们华清月刊的影响力月月倍增,会详细介绍咱们这所希望小学的……除此之外,我们跟京都日报关系好…… 谁抢先,还能挑筹集哪个,您说是吧?” 程主任笑着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齐同志,我可算知道为什么你能考上华清了。 普通人家的孩子,哪能有这么多心眼儿呢?” 敢给厂子安排掏钱的大工程,却让人寻不到一点拒绝的理由,反而想的是能捞到些什么名声和实处。 每一个利处,只会让他们这些厂子争抢着掏钱,还不能少掏了。 齐跃进笑着挑眉:“谁让学校规模一定,不可能收纳所有的小学生,那出了土地的贵厂,自然优先送孩子上学,和安排家属入职。 毕竟这一片又不只有这一所学校,当然了,要是大家都出了一份力,那两个学校合并也不是不可能。” 说白了,有所贡献的厂子内的孩子们,才能上新建的基础设施齐备、师资力量有保证的希望小学,而不参与的厂子只能靠边站了。 人家理由充分,谁都挑不出理来。 程主任又背负着任务回去汇报了,电缆厂的领导们听了,真是哭笑不得,“难怪那小年轻能带队啊,就他这种借力手段,我们这些老头子们别说想不到了,就是想到,都没有他实施的魄力!” 还能怎么着?自然是他们跟其他厂区领导们坐在一起开了个会。 他们这些厂子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从沿海大城市内迁过来的,其他方面都能将就,唯独教育这方面,让职工们不太满意。 市内重点小学初中里,全是经验丰富资历深的老教师,而他们这边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 尤其是从去年开始高考恢复的消息,家属们好几次都将厂领导们堵在家门口,让厂里拿出个解决方案。 本来他们想要高薪聘请退休的老教师,可这里地方偏僻,人家都退休了还要背井离乡,基本上没几个为了多那么一二十块钱来这的。同意的人,则想要坐地起价,姿态傲慢,品行不好的人,请来当祖宗供着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