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龙出塞北 第十八章 昔日庭前柳-《中州》
第(3/3)页
苏蕴袍则闭眼低声呢喃。
两幅字,第一幅苏子之《南歌子》。
“海上乘槎侣,仙人萼绿华。飞升元不用丹砂。住在潮头来处、渺天涯;雷辊夫差国,云翻海若家。坐中安得弄琴牙。写取余声归向、水仙夸。”
第二幅稼轩之《西江月》。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词章抒怀可望古。
苏蕴袍睁开眼睛,“弘德弘德,加上这字迹,不会错,浔阳城的城主,应该是那个我以为早便死了的大哥,苏瑾衫。想不到几十年过去了,他会改名成苏满堂,难怪我在西启,没有听到任何风声。”
苏蕴袍心中讥笑,天各一方,为政两国,呵,这鬼世道。
李琴生望向苏蕴袍,这个位高权重的半百老人伸手摸了摸少年的头发,沉声道:“放心,苏蕴袍三十年间都是西启将军,以后也不会变的。”
收起两幅字,苏蕴袍再说道:“琴生,铺纸,我要回一幅字给城主。”
夜临浔阳。
走了一趟城主府、目前化名姓周的老人乘着马车缓缓行向一处。车上作陪的是襄阳将军司空月。一路上,两人谈论事宜,只有襄阳兵防和军务,中年人一字一句地说着,老人一字一句地听着,好像两人以前没有交集,以后也不会有,一切都是公事公办。
马车停了,两人陆续下车。
老人背对着司空月,沉声道:“你有怨气我是理解的。”
司空月身形鬼魅,一步便没了身影。
老人原地默立许久之后,只得叹了一口气。
尉迟泫牵着马车守着,老人抬起脚,独自走向眼前的建筑。
不是城主府,也不是哪个灯火辉煌的酒楼,老人在这浔阳最终选择的落脚之地就是这里,人鬼不近,麒麟楼。
浔阳一处酒楼,根据小乞丐的情报,司空玉龙指示苏倾天找到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正借酒浇愁,因为他曾在紫梁道那里痛失过一把灵剑。
城主府楼上,苏满堂心思万千,杂乱不堪。
难道终究是逃不过一个物是人非的结局?
临窗的苏满堂并不知道此时,不远处的霜橘居中,有人和他共看一轮月。而苏满堂身后的桌案之上,铺着一副字卷,上面只有两句话,出自杜少陵的《垂老别》。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