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具体哪里不一样,他却也说不上来,只能给出结论,那是一种感觉。 两日之后,砖窑开火,两千块砖坯全被运进窑里。来买砖的人已经开着拖拉机,拉着手推车在砖窑边等候。 这个年代,恰好是房子升级,红砖房盛行的时候,而放眼整个洛城,真正能用来烧砖的地方,大多都在郊区,或者像洛水村这样的城乡结合部。 加之刘大强常年烧砖,经验丰富,质量有保证,口碑不错,所以很多人听说砖窑开火了,都第一时间赶过来。 连附近村里的小孩子也跑到砖窑来看热闹。 他们在窑口蹦跳打闹,又是滚铁环,又是斗鸡,又是跳皮筋,仿佛在赶集。 有个男孩的铁环滚进窑火里,瞬间被烧得红通通,哭着闹着要拿出来。 朱晓华既担心这些熊孩子掉进窑火里,又害怕他们被窑外的高温烫到,还得处理这小男孩的无理要求,搞得他不胜其烦。 最后干脆把这些熊孩子统统赶到砖窑百米之外的地方去玩耍。 “兄弟,你这两千块砖,我预定了。” 一个穿着白汗衫,看上去三十多岁的秃顶男子把十张大团结塞到朱晓华的手里。 十张大团结,一百块钱。 这个年代,还没有面额五十、一百的钞票,面额十元的大团结就是单张钞票的最高金额。 朱晓华还没接稳,旁边冲上来一个戴着草帽的小老头,约五六十岁的年纪。 瞬间把厚厚一撂钱塞到朱晓华的手里,说:“我大儿子的新婚房子,才盖了两间,砖没了,还剩下两间只砌了半截墙,就等砖急用。这是两百四十块钱,我先给钱,等砖出窑,我直接拉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