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了子夜,仍坐在签押房内的秦禝,收到了梁熄当天的最后派人传回的消息:“援军业已抵达入城,料天明将有恶战。” 秦禝的手心沁出了汗——申城周围的九县一府,哪个城都可以丢,唯有松江城丢不得!松江到申城这一条线,是整个战区的中轴线,也是他的舍命要保住的战略线,他要用这一条线,将隋匪军汹涌的势头,劈成两半。 这一夜,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无法入眠,就这样在签押房内枯坐到天明。 然而直到中午,泗泾依然没有消息传来。秦禝焦急之下,却收到一个意外的消息。 伪隋勇王本人,忽然又起驾回苏州去了。 =========分割线======== 伪大隋国极盛而衰的转折,在于“天京”的内乱。伪大隋皇帝,对其封赐的几位伪王,渐起疑心,认为他们不忠,结果导致内乱,伪隋国的不少精锐,都折在了这一场内乱中,借此官军才渐渐的拿回了主动权。 天京的局势岌岌可危之下,站出来拯救了伪隋皇帝的,正是伪勇王。他精于用兵,智谋百出,对部下也以恩义相结,深得拥戴。于是隋匪军兵势复振,席卷苏州,攻克杭州,造就了伪大隋国的一段中兴,被伪隋皇帝许为“万古忠义”,封了勇王。这次他率领三万人从杭州出发,并命令刘劲宽从苏州出兵,两路并发,势要踏平申城,拔掉朝廷在沿海的最后一个钉子。 然而兵到了松江城下,他却接到了苏州来的火急密报,说有人要密谋造反。 要造反的,是他的一个部将,以曾经受过伪隋勇王军法处罚的缘故,久怀不满,此刻见苏州空虚,于是勾结了一位苏州的大土豪,密密商议,准备拿苏州去献给朝廷。然而事不机密,被手下一个仍忠于伪隋勇王的部将得知,飞马来报。 这一下,伪隋勇王大吃一惊。苏州是伪隋勇王的大本营,他的勇王府——就是设在苏州城内。变生肘腋,不能不除,伪隋勇王只得把大军交给自己的亲信唐冼榷来指挥,自己带了中军的三千人,在第二天一早,兼程赶往苏州,去扼杀叛乱的苗头。 这样大的举动,是瞒不住人的,于是秦禝在中午时分接到了泗泾发来的电报。这种事,自然要拿来做做文章,于是除了派人报告吴煋,并飞报京城之外,县衙的书吏也立刻动笔,大吹大擂,指伪隋勇王“慑于我之军威,未战先遁,托故远扬”,把通告贴满了大街小巷。 自我吹嘘的目的,是为了安定申城的民心,然而老百姓对这件事的反应,却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伪隋勇王离开,而且带走了他最为精锐的三千中军,申城的压力,似乎无形中减弱了一分。忧的是,接替伪隋勇王节制全军的,是他的悍将唐冼榷,凶名最著,破杭州的一役,杀人无算,这一回他做了主将,恐怕更加会狠打狠冲,一旦最终攻破申城,满城生灵不免涂炭。 唐冼榷也确实有这样的打算。现在他执掌全军,更是下了军令,只要最后攻下申城,便准许各部在松江府城的一府七县之内,大掠三日,以此来激励隋匪军的士气。 “勇炳,明天要看你的。打破了松江,申城的西门就等于大开。”唐冼榷对他的把弟说,“听闻这新来的申城知县,命龙武军进了松江,他自己倒躲在申城。带队在泗泾指挥的,是那个叫做梁熄的武官。听说龙武军挺能打,不过自然敌不过你的勇猛。” “大哥放心!”邵勇炳信心满满地说,“申城的官军孱弱得很,不管他什么龙武军,也不管他什么卫军,我明天一定打他个稀巴烂。” 正月十八日当天,因为伪隋勇王的离开,隋匪军没有攻城。到了十九日早上,隋匪军出动了,十几架盾车和冲车,肩扛着数十架登城用的云梯,缓缓向松江城的西门压了过来。攻城的部队,首领便是邵勇炳 大军压到离城不足一里的地方,照例停下来结阵,先要把攻城器械架起来。正在忙乱的时候,忽然平地一声清脆的声响,一名隋匪,颈上血花四溅,一头栽倒在地。 隋匪军举军愕然,一时万众无声,却见前面百丈之处,从地下冒出近千个人头。 挖壕据守,是秦禝交给梁熄的一些现代知识,照猫画虎学来的。因为时日的关系,不能一样连挖三道长壕,只是自城西到城北,挖了一道弧形的壕沟,用以藏兵。 藏在壕沟里的,是八百名龙武军,每人都配了一支军 弩,一共八百支军 弩,由张旷亲自带领。埋伏的目的,是为了等隋匪抵近时,突然袭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结果不知是哪一个不开眼的兵,因为过于紧张,忽然就起身放了一箭。龙武军手里的军弩,不算特别精良,在百丈的距离上,本该没有这么好的准头,那个兵原本瞄准的是谁,也还难说,偏偏这一箭莫名其妙的正中那名隋匪的脖颈,居然一箭毙命。 中是中了,可是也把这几百人暴露了出来,张旷想到大半夜的辛苦付诸东流,恨不能就把那个兵亲手抓过来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