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百家大会-《福运娘子有点田》


    第(3/3)页

    顾知夏示意这名男子动笔墨,“这首《江南好》,想必这位公子定然是知晓如何书写的,写出来吧,让我们大家开开眼。”

    这名男子并不认为顾知夏所说的有什么困难,他便接受了下来,待当真是写出了这首诗后,拿到顾知夏面前一看,果不其然。

    这里面的谙字,被她图书写方便,用了安,故而,传递出去的都是这个安在。

    “我倒认为,这个安,应用谙字,来表达作者因为游历过江南而心生的熟悉感,这位公子,你说呢。”顾知夏含着笑凝视此人。

    这人瞬间明白了什么。

    紧接着,顾知夏在旁写下了这个谙字,当她拿起给众人展示后,当场,这些人便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顾知夏对字词运用能力实在太为精准了,不得不承认,顾知夏所言实在正确。

    众人连连叹息了。

    光是顾知夏对这个词的运用能力,就已然是比他好太多了。

    而这个人也跟是失了魂魄一般,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不再是多言了。

    他当真没想到,这首佚名者的诗,竟就是顾知夏的!

    刚才她那双眸子里面的自信与从容,就仿佛对这首诗早已了然于心,终究还是自己输了,不仅输了斗诗,还输在了风度上。

    但顾知夏给了他面子,没有是当场拆穿他,这才让他的颜面得以保存了。

    紧接着,众文坛大家再是向顾知夏请教,说实话,作诗,对于顾知夏来说并没太难,她可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课内课外的诗背的杠杠的,唐诗三百首,唐宋八大家,诗人中的仙圣狂魔鬼这些作品皆是了然于心,跟她斗诗,抱歉,她是斗不过他们的。

    但咱那么多写诗的老祖宗能斗呀。

    接下来,顾知夏在这个文坛上再是出了好几十首诗词,吓的文坛大家们手都快写软了,但越写越是沉迷,越是痴狂。

    不得不承认,顾知夏的诗句的确是非常好!妙!且风格多变,让他们不得不佩服顾知夏的能力!

    什么风格都能驾驭。

    要知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诗人一般都会有自己的风格,风格虽然会随着境遇而改变,但怎么也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不是向顾知夏这般,风格的变化之差如同天壤之别。

    但这也不影响他们对顾知夏狂热的追求!

    其中一人对顾知夏佩服的五体投地,当场恳求顾知夏收下他做书童,只愿为她研磨之时能耳濡目染她的才气。

    能坐在这里的,肯定都是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人,没想到,此人竟是甘心做顾知夏的书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