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太后薨逝-《福运娘子有点田》


    第(3/3)页

    三人在大殿上边哭边磕头,闹个不休,大臣们见了是既嫌弃又好笑,同时有些人还不免幸灾乐祸。

    小皇帝皱紧眉头,仿佛恼火到了极点,怒声吼道:“行了!皇宫大内,大殿之上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都给朕闭嘴!”

    这一吼出声,几人果然安静下来,不敢再言语。

    “丞相,你怎么解释?”

    杨志心里除了无奈,别无其他。

    这等拙劣的诬陷,其实太过明显了,在场的可都是老狐狸,哪个看不出来此乃一出戏?然而这场戏的制造者却是皇帝,他们装作看不穿而已。

    “这三人确实是走私犯,臣从没收过他们的钱,至于吴知府,他鱼肉百姓,中饱私囊,按照大荣律法,确实该死,臣执法为公,并非所谓杀人灭口,其罪行整个羽州城人尽皆知,还望皇上明察。”

    小皇帝冷笑一声说:“即便那吴金确实罪恶滔天,也应该经过刑部审查,按照规矩来惩办,丞相怎能擅自将人斩杀呢?”

    杨志安简直想打他一拳,先前南下之前他就给了特令,说可以先斩后奏,现在可好,竟然不认账了?

    看来他真是栽在这小子身上了。

    “臣逾矩了,皇上恕罪。”

    “算了,这都是小事,朕便不与你计较了,”小皇帝十分“宽容”道,“但你收受贿赂,诬陷良民,还残害百姓,这多项罪行,朕可不能不追究。”

    殿内突然变得越发安静,大臣们皆低着头,神色各异,各怀心事。

    李亮站了出来,道:“启禀皇上,丞相向来刚正不阿,清廉正直,不可能做这等伤天害理之事,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隐情,还望皇上明察。”

    紧接着好些个大臣都跟着站出来附和,为杨志安说话。

    这些人大多是像李亮这样,受过杨志安恩惠的人,一直追随于他,而平时那些巴结他的人,此刻就变成一只只缩头乌龟,声都不敢吭一下。

    刑部的楚侍郎讥笑道:“李将军与其他几位大人都是丞相的旧部或者门生,你们与丞相来往密切,关系亲厚,自然会为他说话了,但丞相诬陷这三人走私,以权谋私等,都是证据确凿的事,哪容得你们为他开脱?”

    “你说证据确凿,难道就是指这几个家伙的一面之词?谁能保证他们不是受人指使,来诬陷丞相的?”李亮当即反驳,“向来定罪都需要人证物证俱全,现在物证又在哪儿?”

    “将军不必着急,物证很快就能找到。”楚侍郎胸有成竹道,“皇上,请允许臣带人去搜查丞相府,臣相信不出一日,便可查到他受贿的实证!”

    楚侍郎本是寒门出身,五年前考中状元,曾特意去拜会杨志安,意欲攀附,但杨志安看出此人心术不正,有才无德,所以没收他做门生,于是此人便心怀怨恨,转而投了礼部尚书陈碣。

    后来又不知怎的被小皇帝看中,直接被调到刑部做了郎中,两年后又升做侍郎,如今正是得意之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