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拔营-《福运娘子有点田》


    第(2/3)页

    有人提议道:“大人,既然皇上如此绝情,咱们也不必跟他客气了,反正现在已经占领了岐国三十余座城池,大军已然有根据地,不如就在这里落脚,就地征收军粮,同时征兵,等队伍壮大了,不管是继续打岐国,或是打向帝都,都不是问题。”

    此话一出,整个军帐都安静了下来。

    这其实是大多数的心里话,他们现在已经一支弃军,回去肯定会被皇上降罪,还不如就反了,放手一搏。

    但李亮等人之所以不出声,是因为他们知道,杨志安不会同意。

    他不会想背上反贼的骂名,否则当年就反了。

    “不行,从踏入岐国国土那日起,本相就承诺过百姓,绝不拿他们一草一木,大军亦不进城,滋扰他们的生活,现在怎能食言,向他们征粮?还征兵?这样一弄不好,是会激起民愤的。”

    “可咱们也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军粮眼看就要吃完了,大冬天的,难道要让他们喝西北风去?”

    杨志安端坐在帅案前,寻思半天,下决定道:“传令下去,明日拔营回西林关。”

    “大人……”

    众人皆变了脸色,显然不赞同这个决定,但杨志安没有给他们开口反对的机会,抢在他们前面说道:“谁也不必再多言,本相心意已决,明日一早拔营撤军,就这样,大家都回去准备吧。”

    看他态度坚决,知是劝不动了,众人只得闭嘴,悻悻地出了中军帐。

    李亮留了下来,严肃地问道:“大人,您可想过此次回去,皇上会如何待您吗?”

    “想过。”杨志安心里很清楚,现如今在短时间内,岐国对大荣已经没有威胁,他的利用价值也就没了,先前跟小皇帝闹得那么僵,倘若回到帝都,必定会被他问罪。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能做那反叛之人,背上反贼的骂名,再者,他也实在是不愿意当个一国之君。

    只希望回到帝都后,小皇帝只将他问罪,能留他一条生路,之后他便就此隐退,再不踏足朝堂。

    “既然大人已经想清楚了,那末将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望回去之后能够一切顺利。”

    杨志安回头看向李亮,心有歉疚:“跟着我打仗,辛苦奔波,得不到封赏不说,还可能要获罪,确实是委屈你们了。”

    李亮笑了笑,说:“大人这是说哪里话?男儿大丈夫,上战场乃是为保家卫国,封赏什么的,都是其次,此番我等跟随大人出征,能打到楼城去,已经很长脸了,日后到老了,也可以经常拿出来吹吹,还是件了不得的事呢。”

    别人如何想的,他不清楚,但他就确实是这么想,打仗能打出功名来,自然是最好,但若不能,也没什么好悲伤。

    翌日清晨,大军拔营,离开宣城,往西林关的方向行去。

    由于杨澜的腿还没好,不能骑马更不能行路,只能特意准备了马车让她乘坐,顾知夏则在身边照顾。

    望着外面移动的青山,顾知夏不禁叹气。

    当得知要班师回朝时,她脸上同样露出了凝重的神情,她不是没想过开口劝说,但很清楚,以杨志安的脾气,即便是劝了,也根本不顶用,所以就干脆什么也不说了,且走一步看一步,若真到了走投无路那一步,她就不信杨志安还能不做出反抗。

    “娘,您是不是在担心,回到帝都后,皇上会问罪爹爹?”

    顾知夏回过神来,叹道:“如果是回去再被问罪,那倒说明皇上还仁慈一些了,怕就怕,他连帝都都不会让你父亲回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