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失明-《福运娘子有点田》
第(2/3)页
“即便,即便真的治不好,我也会照顾你,不会抛下你不管的。”
“你管得了我一月两月,能管我一年两年吗?能管一辈子吗?”流火有些急了,“杨澜,别这样为难自己,我也不需要你的施舍。”
可这是我欠你的……杨澜在心里如此说。
她也明白,流火之所以这么说,是不想拖累她,不想有失尊严,既如此,她便也不该多说,更没必要与他争论,只需怎么想的怎么做就是。
之后,杨澜果然又找了好几个大夫来,但他们给流火看过眼睛之后,得出的结论都一样——难以复明。
至此,杨澜也就不得不面对现实。
流火还是那样冷静淡定,每天不是坐在屋里发呆,就是在院子里晒太阳,该吃吃该喝喝,似乎就跟以前没什么两样。
似乎并不因为瞎了眼睛而悲伤,杨澜险些都信了。
直到这天晚上半夜。
深夜里,外面突然下起雨来,雨点打在窗外的芭蕉叶上,发出声响,杨澜本来就眠浅,很快就被吵醒。
又由于有心事,醒来后再也睡不着,于是索性披了外衣,走出卧房,到客厅倒了杯水喝。
坐着发了会儿愣,准备回房时,忽然听见流火的房里传出“哐当”一声,心猛然提起,忙走过去看。
门刚打开一条缝,看见流火正颓然瘫坐在地上,握拳捶打了几下床榻,那背影落寞而无助,令人看了一阵揪心。
原来,他并不是真的不在意,只是不愿在人前表现出自己的脆弱,一直装得不在乎而已。
杨澜没有进去,悄然把门掩上,回了卧房。
这一晚上也没再合眼,脑海里全是流火那道背影,挥之不去。
流火啊,我该拿什么还你?
因为要照顾流火,杨澜决定在村里长住,暂时不回大荣了,于是写了一封书信,托人送去大荣营地,交给李亮,把自己这里的大致情况告诉他和爹娘,也好让他们放心。
军帐内,李亮正忙着处理案头的一对军务,眉头皱着,神情十分专注,就在快要处理完毕时,外面突然传来脚步声,一名士卒跑进来道:“将军,不好了,那些岐国的降兵又在闹事,您快去看看吧。”
岐国降兵将近两万人,这不算少了,一旦全部闹起来,将会造成不小的动-乱,李亮身为主帅,自然要立即前去查看情况。
他当即放下笔,把文书收好,起身出了军帐。
就在他刚走不久后,亲兵从辕门守卫那里拿了封信过来,进去见将军不在,便把书信放在文书堆里,之后也没再管,直接出去做事了。
而这堆文书是李亮已经阅看过的,之后不久又有亲兵过来,把文书收走,连带书信也一并带了去。
因此,李亮从头到尾就没看到,并不知道有人送来书信这回事。
翌日上午,李亮得了空,来到军帐找杨志安,想向他讨教一下该如何安置降兵。
“那些岐国士兵争强好斗,不服管教,屡屡挑衅,在军中闹事,再这样下去,只怕会闹出大乱子,可这么多人,也不能直接杀了,我实在不知该如何安顿他们了,先生可有良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