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五章快要沸腾的大唐-《贞观卖纸人》
第(2/3)页
意思很简单,您想好了再决定,这个计划需要年富力强的皇帝坚持不懈的执行,甚至于我们这届领导班子下去,下一届领导班子也得有这种想法才行。
而这,又牵扯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储君的问题。
国策要想坚持不懈的执行,储君就必须得体会到上一届领导人的用心用意,能够坚持下去,并且做好蒙尘的准备。
李二沉默。
长孙无忌欣喜,苏曦好手段,只要这项国策能定下来,那么作为提出者的苏曦,毫无疑问就是下一届的文臣第一人。
而苏曦又是太子一脉的人,这样一来,那他们就稳定了。
长孙无忌刚要站出来,就被身后的魏征拉住,摇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陛下,此乃国策,必须坚定执行。
甚至于臣建议让太子参与进去,以此来培养储君。”
就在李二想要继续沉默时,岑文本站出来,大义凛然的说道。
他用着最平静的语气,诉说着不符合他身份的建议。
长孙无忌没想到,在座的各位大人物也没有想到。
这个风度翩翩、沉默寡言、做事沉稳有度,又忠心有加的男人,竟然会说出这种话。
更重要的是,大家可都知道他支持蜀王李恪。
李二都惊住了,一脸稀奇的看着岑文本,这个男人,竟然能说出这话,真是稀奇。
不过岑文本的支持,就像打开一个阀门,大家纷纷表态支持。
这一刻仿佛没有了派系之分,大家都是忠心于一人似的。
李二定下基调,支持这项国策,把发展国家生产力,培养纯血唐人,提高国民素质定为基调。
丰收的灾难只要控制好,那就不是问题,可要是出现大家吃不饱饭,那他们李家的统治地位就会崩塌。
魏征和房玄龄等人提出更多的意见,比如说对于血脉制度的划分,绝对不能停下,就算最后没有多少底层人,他们也需要持续下去,千万不能出现某个白痴一举平推所有阶级的情况。
有些东西,时机不成熟,会出人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