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数日后,京城那家曾为赵主事处理过几笔隐秘账目的小钱庄掌柜,也在一次“意外”的货架坍塌中丧生。 几条性命被轻易抹去,所有可能逆向延伸到南诏王身上的线索,被干净利落地一刀斩断。 而在朝堂之上,另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也同步打响。 次日早朝,几位深受南诏王恩惠,和军中利益集团牵连甚深的官员,一改此前对宁婕的攻讦,转而一副忧国忧民之态。 一位老臣手持玉笏,痛心疾首:“陛下!北境将士在浴血奋战,后方粮草却屡屡不继,长此以往,军心涣散,国门危矣啊!” 另一人立刻附和:“当务之急,是速派干员,稳定粮道,严惩渎职之辈!而非在些许账目文书上纠缠不休,徒耗光阴,贻误战机!” 他们言辞恳切,句句不离“大局”,实则是在用边关稳定和将士安危作为筹码,向皇帝施压。 逼迫他停止深入的,针对性的调查,转而采用他们更易操控的常规“补救”程序。 面对这三重阻挠,君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假证据需要时间甄别,关键证人被杀导致线索中断,而朝堂上的舆论压力更是如同无形的枷锁。 他站在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死死盯着北境那片土地。 南诏王这一连串的组合拳下来,他的调查逼入了僵局。 “陛下,”王公公小心翼翼地禀报,“几位老将军和御史大夫还在外殿等候,希望能就边关粮草事宜,聆听圣意……” 君泽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回应了。 硬顶着压力继续深查,很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引发朝局动荡。但若就此妥协,无异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瞟向冷宫的方向。 宁婕在耗尽心力后,还能不能……再次给他指出一条破局之路? 夜幕下的朔风城,并不平静。 城南一处不起眼的民宅内,烛火摇曳。 奉命留守的影卫陈潜正盯着桌上几封刚截获的密信出神。 信上的字迹经过刻意模仿,内容也挑不出明显破绽,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