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宋玉明回答道:“李氏宗亲一直意图重新执掌江山,绝不会坐以待毙。” 陆言又将目光转向东方澜,说道:“铁匠打造一把刀子的本意是砍柴,结果有人拿它来杀人,所以这是铁匠的错吗?是刀子的错吗?” “这难道不是杀人者的错吗?” “连宋公子都能想明白的事情,你为什么想不明白呢?” 东方澜沉默。 宋玉明也沉默了。 他总觉得陆言这句话有些歧义。 陆言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说道:“你就是在山上待的太久了,仙子当的太久了,对世俗红尘缺少了了解。” “造成这人间疾苦的,是那些利欲熏心高高在上,渴望更多权柄的权贵。” “是这些权贵在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攻伐,横征暴敛。” “你真正应该劝阻的应该是这些权贵,而非我这个说书人。” “用一句话来说你现在的行为,这叫做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如果天下没有这些利益熏心的权贵,那我说的故事就只是单纯的故事而已,不会有人因为听了我的故事就胡思乱想。” “如果我不说书可以让那些权贵停止战争,可以让百姓生活的更好,那我便不说了。” “可你觉得这可能吗?” 东方澜依然沉默。 她有些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陆言这一番话。 宋玉明看了一眼东方澜,有心想要为东方澜说几句话,但是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陆言敲了敲桌面,继续说道:“你有功夫想这些有的没的,倒不如好好想想究竟是帮武曌还是徐敬业。” “实在不行,你可以站在宋阀这边,帮助宋阀逐鹿中原。” “不过这些都跟我没有关系。” 东方澜望着陆言,低声道:“抱歉。” 听到东方澜道歉,陆言咧嘴一笑,说道:“既然你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就说明你还有救。” 东方澜贝齿紧咬下唇,又问道:“难道真的没有办法让百姓安居乐业,改善百姓的生活?” 陆言认真的回答道:“有,但不是现在。” 东方澜又问道:“那是什么时候?” 陆言回答道:“几百年后,又或者一千多年以后,反正不会是现在。” 东方澜又沉默下来。 陆言又将目光转向宋玉明,问道:“你们宋阀打算继续待在岭南,还是要出来争一争天下?” 宋玉明苦笑一声回答道:“陆先生,这件事情我可做不了主。” 陆言又问道:“那你是怎么想的呢?大胆地说,今天的事情我不会说出去的。” 宋玉明闻言下意识的看了东方澜一眼,没有说话。 陆言从宋玉明的眼神已经读懂了宋玉明的答案。 倘若东方澜选择辅佐其他人,那他自然是希望宋阀按兵不动。 可如果东方澜选择宋阀,那他便会为了东方澜而征战四方,平定天下。 简单来讲,这就是爱情的力量。 想到这些,陆言不禁摇了摇头。 宋玉明这是摆明了要跟在东方澜的身边,为东方澜的意志所服务了。 这也得亏今天东方澜来和他见了一面,被他口头教育了一顿。 这要是让东方澜一直抱着那圣母一样的思想,那宋玉明可有的受了。 到时候宋阀恐怕散尽家财,也未必能令这天下改变多少。 就在陆言想到这些的时候,东方澜忽然问道:“陆先生,你觉得这天下之中,谁才是贤良之主?” 陆言听到这个问题,还没有说话,附近两桌客人的呼吸倒是突然变得紧张了许多。 陆言转头看了一眼那两桌客人,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不用猜他也知道,这两桌客人必然跟武曌和李氏有些关系。 他们一定是在担心他的回答会对东方澜的选择产生影响,所以才如此紧张。 陆言收回目光,重新看向东方澜,问道:“你是认真求问,还是心里有了答案,只是想要印证一下?” 东方澜回答道:“我是在认真向陆先生求问。” 从陆言说书对天下大势产生的影响来看,陆言对天下大势必然有着极其深刻的认知。 她也许可以从陆言的回答当中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 陆言听到东方澜的回答,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可得天下。” “这得民心者,便是东方姑娘应该去辅佐的贤良之主。” 东方澜闻言深深地看了陆言一眼,起身行礼道:“受教了。” 陆言摆摆手,说道:“我只是重复了别人的话,不必如此郑重向我道谢。” “好了,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就不奉陪了。” 说完这番话陆言便起身朝着楼下走去。 东方澜望着陆言离去的背影,一直到陆言的身影消失不见,她都没有将视线挪开。 宋玉明就安静的站在东方澜的身边,陪伴着东方澜。 过了许久,东方澜才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也许我以前的想法真的是错的。” 宋玉明望着东方澜安慰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你可千万不要丧气。” 东方澜转头将目光看向宋玉明,说道:“谢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