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杀之-《公主今天登基了吗》
            
            
            
                
    第(2/3)页
    可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自古君为臣纲,舅舅就算晓得昭宁帝对她那点令人作呕的心思,又能真正为她做些什么呢?
    不过是寄希望于薛闲亭。
    如果她前世能顺顺利利嫁广宁侯府……其实也不对,天子坐拥四海,想要什么都能得到,何况昭宁帝从来都不择手段。
    她阴差阳错嫁了沈明仁,而昭宁帝也因为某种不得已的原因,放弃了她。
    那时候她一切礼遇不减,甚至在朝廷中如鱼得水的顺遂,一切都是到最后才变了模样——
    赵盈心口猛然一阵刺痛,到如今都还是不能想,服下牵机的痛苦,太真切了。
    切肤之痛,永生难忘啊。
    她回过神来,不再去想那些,反倒平心静气下来:“所以舅舅和舅母什么都知道,也什么都做不了。
    其实我明白的,连燕王殿下也明白。
    只有这条路,才能救我自己。
    在母亲身上发生过的悲剧,你们所有人都不希望再发生一次,才会不遗余力的帮我,不是吗?”
    这话,一针见血。
    不过赵承衍大概不全是为了这个,没必要跟她说,也可能她自己本就清楚。
    宋昭阳不免要长叹一声:“邹尚敬对这些,毫不知情。”
    赵盈就眯了眼:“一点也不知道?”
    他点头:“你母亲的事,是极隐秘的。
    虞家当年出事,满门抄斩,所有人都以为虞家主母死在了那场灾祸中。
    至于我,没有被牵连,只是我运气好,天子确实器重罢了。
    你母亲被接进宫去,初封也不过美人。
    天子后宫中多出个长相不俗的美人,并不是什么值得在意的事情。
    等到慢慢有人开始发现,皇上的宋美人和昔年先帝赐婚嫁入虞家做妇的宋氏活脱一个人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皇上除了对你母亲有百转柔肠外,对任何人都是心狠手辣的。
    宫里伺候的人被灭了口,就再也没人敢乱说。
    朝臣有听见风言风语的,上几道折子,他坦言不讳,却只说你母亲眉眼之间七分相似。
    后来他甚至寻了得道高僧,为你母亲批命,说是什么富贵无极,得天道加持,于天子有贵气的大富大贵之人,拿这个来堵朝臣的嘴。”
    多可笑啊。
    他是什么信奉佛祖的人吗?
    这些是赵盈并不知道的。
    宋昭阳观她面色无异,才稍稍放心:“之后的很多事情,一时半刻跟你也说不清楚了,你如果想知道,回头再慢慢问我。
    至于你说邹尚敬——当年的知情人,你如今看看都是些什么人。
    皇上后宫里的那些人,也只不过凤仁宫对这事儿来龙去脉都清楚,你的身世她更是门儿清。
    那可是因为遮掩不过去。
    她是中宫皇后,你母亲进了宫,来路底细难道还指望瞒着她?
    真要正经说起来,凤仁宫当年对你母亲入宫一事,也帮了不少的忙。”
    赵盈立时就明白了。
    最开始的时候冯皇后还是想和昭宁帝做伉俪情深模样的。
    所以尽管她心里并不情愿,也还是会顺从昭宁帝心意。
    总想着昭宁帝满意了,对她的态度会和软些。
    虞家已经获罪灭门,母亲虽然怀着孩子,然而腹中孩子是男是女未可知,即便生个男孩儿出来,并非赵家血脉,她大概想着昭宁帝也不至于荒唐到那个地步,是以也不必要为此事而惹恼昭宁帝。
    赵盈甚至想笑的。
    要是那时候冯皇后就知道昭宁帝从没想过要她这位中宫皇后生下嫡子,不知还会不会这般为虎作伥,帮着昭宁帝遮掩她母亲孕身入宫之事。
    所以事实上,冯皇后心里还是记恨母亲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经年后,她会跟赵澈道明事情真相。
    她那时候应该是觉得,昭宁帝是为了母亲,为了将来一手捧着母亲生下的儿子坐上太子位,才不许她有孕生子。
    今生大抵不会了——刘氏出事之时,她曾被昭宁帝赐红花一碗的事儿也弄得人尽皆知,只是众人心照不宣,无人宣之于口而已。
    冯皇后是从十几年的懵然中回过神来,才明白她这些年记恨错了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