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心中定了主意,李方晨便决定等去了别院就开始做安排。 可是李世民的想法却并非如此,车队未做停留,直接行入庄中。 “朕想看看,你们俩个究竟做了些什么。” 绕行在庄中,看着全部翻新过的土地,已经空气中弥漫着夜香之气。 李世民终于还是忍不住,让车架放弃继续在庄中闲逛,直接赶往秦王别院。 问李方晨,“钰儿,你这搜罗长安城中的夜香,就是为了浇地?” 李方晨点头道“回禀父皇,浇地施肥之事,儿臣之前便有禀报,只是父皇并不重视。” 李世民嘴角微抽,“朕不过是忙于政务,一时疏忽罢了。” “是!儿臣记下了,父皇忙于政务,一时疏忽,忘记了肥料对田地极为重要!”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这个臭小子,不就是没答应吗? 实在是没办法想象,那污秽之物浇在田地间,会对谷物有何益处。 地中还有些许灰白色,李世民便又问道“这灰白之色因何而来?” 李方晨答“此乃生石灰!” “生石灰?此物又为何用在地中?” “启禀父皇,生石灰有益于消减土地中害虫,同时与土地中和之后,也会起到促进增产的作用。” “朕怎么从未耳闻?” 李方晨叹气道“父皇,这生石灰,还有那夜香,儿臣都有写在《农田增产》一文中,难道父皇你一字未看?” 看什么看? 当初送进宫的策论,足有五十多篇,李世民看了仅仅十篇就有些头昏脑涨。 文中皆是利国利民之言,奈何有些部分太难理解。 曾聚尚书省官员于一处共同查阅,奈何其中仍有不少无法被人理解。 时日一久,李世民也就熄灭了当初的兴奋和激动,择其三五而用之,不重要的暂且留下,待日后施行。 余下那些,反倒被遗忘在了书房之中,偶尔取出来阅读。 或许,这就是多而不珍,如果当初李方晨每隔三月,献上一篇策论,那定会惊为天人。 有时候,再好的东西,一但出现的数量太多,反倒会让旁人的珍视程度有所降低。 李世民甚至还有一种感觉,钰儿未曾把最重要的东西展现出来,以后总有机会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