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请看我花样作死-《红尘水榭为君来》


    第(3/3)页

    说完后,拓跋嫣,目光陡然一凉扫像一众朝臣,“诸位大臣的担心我深表理解。但诸位多虑了这次和亲。旭王殿下,非但不用去北苗。还可以得到十分丰厚的嫁妆。”

    “公主,这话是何意?”昨日,与陆湛作对的王大人,今日又当了领头羊。

    当然,有如此疑问的并非他一人。

    所以就连南越皇帝,也没有阻拦他的询问。

    “本公主虽不及南苗摄政王那般权势滔天,但所幸父皇母后对我还有几分薄爱。出发前我便已得父皇首肯,只要能觅得如意郎君。我北苗愿以十五座城池,无数珍宝作为嫁妆。”拓跋嫣,一字一顿道:“而本公主中意之人便是旭王殿下。”

    “如此说,诸位可明白了?”

    一众朝臣面面相窥,似在商议,又似在猜测。

    “敢问公主,若非本王迎娶公主。那这嫁妆是否照旧?”最终,一直沉默的陆湛开了口。

    而他这话也问出了众人最关心的问题。

    拓跋嫣肯留在金陵自然是最好的,就算他日北苗有异动。南越国手上也多了一个筹码,再加上十五座城池,那就更好了。

    有些文臣甚至都开始盘算,南苗十座,北苗十五座。

    且不看日后这两国的动向,就单单眼下的南越国也是净赚十五座城池。

    一朝一夕间能成如此买卖,去哪找啊!

    “旭王殿下,如此聪慧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呢。本公主方才说了,要觅得如意郎君方才有这般嫁妆。”停顿片刻,拓跋嫣,笑容更甚道:“如若不然本公主就不嫁。既是不嫁又何来嫁妆一说。”

    “嘶!”

    众人均倒吸一口凉气。

    这回连林恩瑞脸色都变得不好了,望向陆湛大有一副爱莫能助的模样。

    两国不和亲已是天大的事,更何况之前。平定那十万乱军,他们镇北司马家有功不错。但北苗这边也出了不少力。

    若是和亲那这是皆大欢喜的事,如果没和亲。

    那宁王妄图弑君篡位,南越差点内乱,南越皇帝曾深中巨毒等等。一些列丑事是否要被掀到台面上?

    “公主此话当真?”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南越皇帝开了口。

    金口一开,大殿内再度恢复宁静。

    拓跋嫣,不卑不亢道:“皇上,千真万确绝无半句虚言。臣女,绝不敢勉强旭王殿下。但臣女心之所向亦无人可改。”

    “如果和亲对象不是旭王殿下,那臣女便不嫁。”

    拓跋嫣最后的一句话,像是一大块巨石落下来,砸在平整的地面上碎成粉末,四处飞扬。

    “那敢问北苗公主,可是非要旭王妃的名头?换句话说平妻可否?”老相国,审时适度的问道。

    这话,像是让众朝臣都找到了窍门。

    虽未言语可一双双的眸子,都亮了起来。

    甚至有人劝说,“北苗公主,旭王殿下,在我南越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你虽是金枝玉叶但……想要成为旭王妃,着实还是差了点。”

    那朝臣甚至都已经做好了,被反问差了那点的准备。

    没曾想,拓跋嫣竟全然不介意,“无妨,只要能嫁给旭王殿下。哪怕是做侧妃,本公主也甘之如饴。”

    “那嫁妆?”方才发言的朝臣,赶忙追问。

    仿若,此事若是成了全是仰仗他的三寸不烂之舌。

    “自然照旧。”拓跋嫣,早已看出他的用意,却像是没看见一样,“只要能嫁给湛哥哥,怎样都是好的。”

    湛哥哥,如此称呼让众人不由得抖了抖。

    王大人则是立马道:“恭喜皇上,贺喜旭王殿下。真是天拓我南越啊。”

    而后其他的宁王旧部,也纷纷开口恭维。

    一时间祝福声,此起彼伏。倒是颇有几分让陆湛不得不承认此事的架势。

    直到……

    龙案上传来一阵重响,这才让所有的声音都戛然而止。

    “放肆!”南越皇帝震怒,“王大人,孤方才一言未发,你竟如此越庖代俎。当真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以王大人为首的朝臣,纷纷下跪。个个面露寒颤。

    可这还不算完。

    南越皇帝随后又道:“诸位,怕是不记得当初是谁替你们求情。才免遭株连之罪的吧?如今尔等倒好,非但没有对旭王感恩戴德。还如此咄咄逼人,尔等当真以为孤老了。杀不动你们也无法整肃朝纲了是吗?!”

    他们一干人等,都与宁王北堂宸或宁国侯府多或少有些关系。

    不过他们并没有参与谋反,而且牵扯不深,陆湛不想要赶尽杀绝,才留下了这批人。

    “皇上,恕罪,臣等不敢。”

    “臣等知罪。旭王殿下,臣等绝无逼迫你的意思。还望旭王殿下明鉴啊。”

    王大人率先调转了风头,拽着陆湛的官袍求情道。

    他这样可谓是能屈能伸,但也让许多有骨气的官员为之不耻。

    就在众人以为,陆湛定然不会被他所动。没曾想陆湛竟道:“王大人,无需如此惊恐。虽你们方法有错,但心思终归是好的。而且本王也觉得你们说的对。”

    什么!?

    众人瞠目结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