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各忙各的-《大明之好运加身》


    第(2/3)页

    贾小四目芒一缩,微不可见地颔首。

    后面四位顾命大臣,三杨边走边讨论朝政,胡潆年纪大了,眼睛花得厉害,纵然是老牌间谍,也没能发现两人之间的小动作。

    五人和朱祁镇前后脚进了慈寿宫,参见太皇太后和皇帝后,太皇太后赐坐。

    每天这个时辰,五人会过来禀报政事,皇帝过来请安,顺便旁听。是的,旁听、学习政务。

    杨士奇率先开口,道:“陛下,娘娘,固安、涿县多地连日暴雨,灾情严重,臣请立即赈灾。”

    灾民等不得,赈灾是急中之急,因而他先行提出。

    太皇太皇看了朱祁镇一眼。

    朱祁镇道:“今天早朝,杨卿奏报此事,孙儿准了。”也就是说,这件事已经在早朝议过了,现在再提出来,是为了征求太皇太后的意见。

    太皇太后严峻的脸上露出笑容,道:“如此甚好。”

    “谢陛下、娘娘。”杨士奇说完坐直身体,目视前方。

    几人都是他几十年的同僚,哪会不清楚他要说的话已说完?杨荣接着道:“只是国库所余银两不多,臣请陛下下谕,由这些地方的县令先行放粮赈灾。”

    也就是说,动用当地官府的存粮。

    太皇太后道:“哀家乃妇道人家,哪懂得这很多?诸卿自行商议就是。”

    一有难决之处,你就说你是妇道人家。你这妇道人家,可是曾立过皇帝的。胡潆腹诽。

    朱祁镇还是太子时,宫里有传言他不是孙贵妃,即现在的孙太后所出,而是宫女所生,太子之位很是不稳。先帝驾崩后,召藩王入京继位的传言满天飞,是太皇太后一言而决,朱祁镇才顺利登基。

    杨荣道:“是。”

    我们在来慈寿宫的路上就商议过了,要让灾民尽快得到安置,只能用这办法。

    一场暴雨就让多地成灾,国库却拿不出银两购买粮食,安置灾民。要是张宁能快点把纺织厂开起来就好了。朱祁镇更加迫切地希望张宁如他所说,做到工业创收,虽然言谈中他说的很多新名词自己不大明白,但只要能收到税,有银子,又有何妨呢?

    朱祁镇在心里轻叹一声,道:“卿尽管放手去办就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