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凭我杜家与他的旧情,先帝曾有栽培之恩?” “将军认为陛下是顾念旧情的人吗?” “凭我杜家的实力与才干,五年前息秦之战,佩希与蔷薇立下大功。自然当赏。” 李泰摇摇头。 “息秦系列决战,是大秦三代以来有数的败仗。不责罚于杜家,其实已经是陛下开恩了。大秦战神元帅都被赵卫国斩了,陛下当时可是愤怒之极呢。”李泰说道。 “陛下圣明。”杜龙向北方拱手。 “不知将军如何看待杨家?”李泰喝了一口酒。 “威势深重,一代巨擘。延文大将有拥立之功,延武元帅有定鼎之效。只要陛下尚在,杨家富贵就在。”杜龙说道。 “统领的意思是?” 李泰点点头。 “杜家中兴,实为制衡杨家之策。” “陛下与杨家关系那么好?怎么会?” “陛下和我是一种人。”李泰喝了一口酒。 “我们都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威胁到自己的梦想。瓜田不摘鞋,李下不脱帽。未雨绸缪,才是保持友情的更好方式。”李泰分析道。 “将军!没有地基的楼房不能住人,而自古以来,权势大,功劳重者就反受顾忌。当这两点结合起来的时候,功业和权势的衰败就在一夜之间,甚至是一念之间。杜将军心中之忧虑,可否让小人猜一猜?” “这还用猜什么?自然是因为蔷薇的事儿了。”杜龙说道。 旁边,鞭子的声音还在响着,成为了这里言论的伴奏。 “《罗马合议拟定稿》。” 李泰说道。 读者可能还记得,之前让蜀国上下群情激愤,李雅睿组织四大学院施压议会的那件事儿——息国秦国准备拟定《罗马合议》。 唐朝诗人韩愈曾经说过:“物不得其平则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