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欲速则不达-《帝夫》


    第(2/3)页

    灌溉!

    因为水利工程和灌溉系统,太过落后,使得农事收成,完全依赖天气,大雨成灾,无雨亦成灾。

    纵是许多靠近大江大河的农田,也免不了会遭受旱灾。

    若是完全仰仗人力,根本无法做到缓解干旱带来的损失。

    而一旦发掘极其肥沃,容易灌溉的田地,很快就会被地主盯上,将之买下。

    这般反反复复,农民自然不会再花心思开荒,好不容易将荒地打理成良田,但仍旧躲不过地主们的剥削。

    这是个很无解很无情的事情。

    敛去脑中的胡思乱想,半个时辰后,叶千歌便回到县城中的办事处。

    “王爷这就要回长安了?”刘华问道。

    “还有什么事?”叶千歌看向刘华,颇为好奇。

    “回王爷,之前您吩咐小的统计封地内的耕地,小的已全部办好了。”刘华拿来一本册子,道。

    “还包括魏全,以及被查抄的商贾官绅,所抄没的田产全部登记在册。”

    叶千歌拿起账本,翻开一看,便倒吸了一口凉气。

    上次泾阳清扫,泾阳大半的官绅和商贾,都被抄没了家产,有的流放边关,甚至斩首示众。

    入目的是一个个惊心怵目的数字。

    单单魏全,这个原泾阳县令,其名下的田产,便高达七千多亩,其中五千六百亩良田,其余的多是肥沃的土地,处于泾河周边。

    除此,一些大商巨贾则更甚。

    譬如林余之和郑克志之类的人,名下的田产更是多达上万亩!

    地契也有数十处,且都是位置极佳之所。

    他粗略心算了一番,林林总总加起来,大约十万亩!

    “泾阳总共有多少耕地?”叶千歌揉了揉眉间,放下账本。

    “约莫二十六万亩!”

    耕地,包括田产和土地。

    “耕田多少?”

    “十四万亩。”

    卧槽,总共十四万亩的耕田,魏全一行人便占了十万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