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歃血为盟-《三国之逆袭成王》


    第(2/3)页

    当然,听到手头上有两千余人分散各地,刘正还是挺开心的。不过开心过后,却也知道这个数据有些理想化。毕竟除了农庄内的人算是真正意义上招募的,其他地方或多或少都有地方豪强势力参与,利益驱使之下,也难说这两千余人真的会跟他一条路走到黑。

    事实上昨夜那番对于人头的厚葬举动,刘正也是想看看流言之下,有颜家带头,有多少人会被公孙瓒吸引过去。

    农庄毕竟属于重中之重,能够剔除掉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便是有所损伤,刘正也乐意看到,而他会向卢植说出断了公孙瓒双臂的狠话,也是因为名单中几个人如果依附公孙瓒,再有蔡予安插人手,运作一番,绝对能够让公孙瓒吃不了兜着走——至少公孙瓒带过来扎根涿县的那些外来势力,绝对会被踢出去。

    只是既然卢植解围,刘正现在又自觉领悟了与人为善、和气生财的道理,倒也没有多余的想法,便也只打算顺手安插几个人进去。

    此外,说起来,张轲最近不过来,也不光是刘正向卢植所说的为了农庄的事情,自打公孙瓒来之后,刘正就让张轲对自己远离了一下。张轲亲不亲善公孙瓒刘正倒也不怎么知情,但他知道张轲如今明里暗里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成为随时可能晋升为太常的刘焉心腹。

    这事情看似很难,但位处涿县的费氏也算一个突破口,一俟刘焉他日过去益州,费氏也定然会过去,而张轲也已经做好了随时弃官跟随的打算。

    关乎农庄,刘正也就重视一下然后就抛之不顾,毕竟蔡予在,刘正相信这个未来流传千古的人物在蔡孰的面子下绝对会帮自己稳住,至于其中争斗相比较而言也不过是小打小闹,在刘正看来,甚至还不如耿秋伊与蔡孰的会面来得意义深刻。

    而益州的计划,他虽然放在心里,但那终究是长远之计,急不了。

    此时最让他在意的,还要算张燕的事情。

    之前倒也没有想过,但真正牵连到这件事情之后,刘正很紧张,一整天心跳都很快。

    而且,他胡思乱想中发现自己一直漏掉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如果张燕成功,十常侍覆灭,士人上位后操持天下,那么演义路线真的还有吗?天下真的还不能太平?

    他如今毫无意外地已经改变了很多。

    卢植赢了广宗之战,董卓没有出场,听雒阳来信说,这胖子似乎如今要领兵去攻打凉州反贼了……

    刘备没有结义,却是混得风生水起,如今也在朝堂上成为议郎……

    公孙瓒成为诸侯讨伐董卓之前的经历,刘正倒也不熟悉,但总觉得也改变了一些。

    更不要说张机、夏侯盛、荀氏一大堆人,明显人生轨迹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虽然在系统看来,这些改变似乎都说不上重大,以至于没有给出奖励,但卢植好歹是真的人生轨迹变了,黄巾之乱也提前结束,系统却仍旧没有给出奖励,这时候刘正难免对系统存疑,更是觉得自己这只蝴蝶扑腾翅膀的微风已经化为了飓风。

    如果硬要解释,可能卢植以退为进帮自己担下恶名,也算得上按照演义的进程在黄巾之乱中一无所获,但这是否说明,演义路线只是一个大概的框架,事实上在细节之中也能改变,时间提前或者提后,又或者能将其中的某些人提前清出场,用其他人代替?

    如果刘正没记错的话,张燕因为黑山军的关系,按照原来的历史,本来就得到了招安,还被封了大官,但这次成功后呢?

    如果还是群雄逐鹿,张燕的黑山军会更加庞大,名声也更像是未来的一方诸侯。

    而士人上位,刘备凭借卢植的功劳与面子,也更能得到重用,到时候绝对不会如同演义一样狼狈。

    那如果还按照演义路线发展下去,其中有刘备参与的几次事件,刘备……有这么衰吗?

    至少刘正绝不相信。

    对方这一次黄巾之乱中彰显的能力算得上将帅之才,也配得上卢植门生的名号,早已受士人推崇,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绝对不可能还混不出头。

    何况刘备的人生轨迹已经被自己改变,那么未来几次原本刘备该当主角的战役之内,想必未来就算存在,刘备也不会变成最重要的人物了,或者程度上会发生变化,从重要战役变成不重要的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