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幽州突骑-《三国之逆袭成王》


    第(3/3)页

    那个“又”字让卢植冷哼一声,“年关时那田国让、田子泰、阎柔过来拜访的事情我还没跟你算账。多好的苗子,你给我往辽东塞,白白便宜幼安。你既然对公孙度多有忌惮,你就不怕他们也被公孙度抓着不放了?”

    “早前文丑、颜良、赵子平这些人,也是找郑师兄,亦或塞给慈明兄。你这逆徒,有没有把为师放在眼里?论起学识,为师难道便差了?军谋一道,比他二人可多出不少实践。”

    卢植说到这里就心痛,这一年半载,刘正往他塞了多少信询问以往同门师兄的位置,还求了亲笔举荐信过去,说是要塞些人过去旁听,他一想也是好事,也好奇刘正会找哪些人来,结果到了他手里,半个人都没有。

    年关那几天,管亥带着田畴、田豫几人过来拜访,看着几位少年聪明好学,他也颇为见猎心喜,还以为刘正是送来给他培养的,结果就是让他看看,转身就被带去辽东了。

    “阎志不是给你留着了吗?怎么?他不好吗?”

    阎志是阎柔的弟弟,与阎柔同样少年时被乌桓俘虏,后来随着阎柔在乌桓鲜卑两地之间凭着汉人的中立身份慢慢得宠,阎志也水涨船高,也跟随阎柔学到了不少东西,可不是个无能之辈。

    “阎志是不错,可他还得负责阎柔留给他的事情,蹋顿难楼两边跑的,为师这都一个月没见到面了。这番聊胜于无,还不如没有呢……再者,幼安那边你也真不怕麻烦。陈太丘去年仙逝,他在辽东服心丧三年,虽说讲课不算交友,可那几个少年郎过去,公孙度会怎么看?幼安屡次三番拒绝征辟,为师臆测一番,此番服心丧,只怕也有推拒之意在其中。可你往他那边塞人,便是让幼安为难,公孙度……唉。”

    见刘正含笑不语地望着他,卢植唉声叹气的脸色慢慢绷不住,笑了笑,随后倒是又叹气一声:“为师便是想到你找的各个都是青年俊才,见猎心喜,哪里不知道我这里不能留人……以免这人到头来去了你那二位兄长的麾下……呵呵,此番广阳县一事,可有眉目了?”

    村内也不是没有留着刘正、荀彧安排过来的人,卢植会知道广阳的事情,刘正也没什么意外,苦笑道:“文若兄说他会做主。我准备南下,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卢植想了想,深深地望了眼刘正:“能找出你的暗子,必是见过那些人的面孔,此人隐藏极深,你还得让文若小心才是。既然你要南下,如今尚无官职,还得稳妥一点。若需要为师从旁调节的,为师也能出一份力。毕竟非常时刻,总不能再有内乱。”

    卢植这番话无疑也说明怀疑刘备或是公孙瓒在针对刘正,想要从旁调节。

    刘正想了想,婉拒道:“等到需要老师出手的时候,学生再来求助……毕竟有人受了伤死了人,什么都没做就求饶了,像什么话?便是我答应,文若兄他们只怕也不会答应。他正无聊呢,说不定还想着借此事将爹和那帮叔伯兄弟拉过来,以免他们去了朝堂。”

    见刘正颇有对抗之意,卢植微微笑容苦涩,便也闭口不谈,问道:“那郁筑鞬之事……哦,你等等。”

    他突然站起来,在书架一侧的抽屉里拿出几个木盒,放到案几上,又跪坐回去,“知道你要过来,为师便在收拢整理这些年为官为将的所知所得。内里尚有几封信与一些木牍,除却公伟、义真,还有郑师兄,以及与幼安一同尚在辽东的几位故友。自然,给翁叔公与刘使君的道歉信为师也准备好了,其他的,伯喈公、文先公,那些尚在朝堂之人,往后碰到,总会用上……你看着办吧。哦,还有送给伯珪的,南下的时候,务必要给他。”

    刘正愣了愣,目光突然有些红,望着卢植一年半载不见后多起来的白发,叩首道:“多谢老师。”

    “这声道谢,也不枉费为师熬上几夜了。”

    卢植捋须欣慰一笑,随后皱眉道:“只是,既然引出轲比能,想来你必有所图。此番,可曾想好怎么处理?”

    “具体的,还得公达过来。不过以及想好了。”

    刘正抬起头,眼睛精芒毕露,“若他要战,我便效仿光武,重振幽州突骑。若他求和,顺势而上,请他出兵南下,与我一同抗敌——也好稳住幽州无忧。”

    “幽州突骑?”

    卢植脸色惊异,心潮澎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