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府试-《明传万里》


    第(3/3)页

    另一名胡子花白的老者此时正手持一份卷子细读,片刻后突然一拍大腿,赞道:“府尊,且看此卷。此文格律严谨、意味悠长,读起来犹如甘醇美酒,实在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韩知府见这老者喜不自胜,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趋势,心中好笑之余,也不禁对那份卷子上的文章起了好奇之心,随后将其接到手中凝神看去。

    盏茶时间后,韩知府面带惊喜之色,捋须叹道:“方才廖老前辈所言不虚,此文确实难得。自我国朝开科取士以来,东南文风日盛,人才辈出,本官之前只以为只有那里的文人才能写出此等的文章,未想我真定府也是卧虎藏龙,若无意外,此文当为案首也。”

    “府尊明鉴,此人第一篇四书文写的已是不错,未想第二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破题更是出彩。无后世之名,圣人之所忧也,此亦是我等老朽之辈之所虑也,真是一语便道尽了我辈读书人的心事。”

    胡子花白的廖老语声低沉,他如今已是六十有五,永乐年间便已进士及第,而后进入都察院任监察御史。

    永乐十六年,浙江按察使周新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诬陷入狱,廖老三番五次直谏上陈替周新求情,结果却于事无补,最后周新依旧被永乐帝朱棣问了死罪。

    事后,廖老也因为替周新求情而被纪纲记恨,最后被罢官免职,并被朱棣下旨终身不得叙用,虽说后来周新被平反,纪纲也罪有应得被处决,但是朝廷似乎已然忘了世间还有廖老这么一个人。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廖老已然行将就木,对于往事便也看得淡了,只是此时这一篇文章却又勾起了他的心事。

    无后世之名,圣人之所忧也,亦吾之所忧也。等自己死后,世人是否还会记得自己所做过的事,是否还会记得自己这个人?

    罢了,时光荏苒,如白云苍狗般变幻无常,老夫只是一介凡人,多想无益,不过此人文章深得吾辈中人的心意,想必一个案首的名头是跑不了了。

    廖老资历最老,素为他人敬重,此时眼见他与韩知府都开了口,其余几人看过文章后也觉得确实不错,是以这府试案首的名头,便在首场考试还未结束的时候,暂时被‘内定’了下来。

    两日后,府试首场开始发案,赵彦与刘景几人步行来到试院前,路上不时有人对赵彦拱手作揖,口称‘咬定青山不放松’。

    见状,刘景调侃道:“贤弟,你如今也是府城中的名人了,不知再去春满阁,那里面的姑娘还会不会收你的银子?”

    赵彦闻言回道:“刘兄说笑了,若是名气能当饭吃,那小弟天天请刘兄去春满阁如何?”

    刘景哈哈大笑:“甚好,就这么说定了。”

    几人正自笑谈,那边已然开始发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