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合作意作向-《大明海寇》


    第(2/3)页

    所以如果以后他于孝天有心要做大的话,就也绕不过这个坎,台湾岛是早晚都要取的地方,而且越早越好。

    于孝天心里面开始活动了起来,不知不觉间忘了和李宜说话,李宜坐在一旁看着于孝天有点走神,等了一阵之后有点尴尬的问道:“于当家,是不是还有其他打算?眼下毕竟南大人刚来就任,以在下所见,于当家还是多少卖他一个面子比较好,近期还是莫要在这一带闹出太大的动静!”

    于孝天听到了李宜的话之后,赶紧收回了思绪,呃了一声之后赶紧摇头道:“当然,当然!呵呵!我刚才想起了一件事,走神了!对不住呀!李掌柜的话很有道理,请李掌柜放心吧,只要近期别人不来找我的麻烦,我是不会轻易闹的太大的!而且我手头现在事务繁忙,也会约束下面的弟兄,尽量不去闹腾的太厉害!”

    李宜听罢之后这才放心了一些,毕竟他对福建这边官面上的事情了解多一些,现如今于孝天把事情闹的这么大,已经是处于风头浪尖上了,而且南居益刚刚到任,也正在全力以赴应对红毛人的事情,作为于孝天的合作者,他的利益今后将会和于孝天紧紧的绑在一起,所以这个时候他是极不希望于孝天闹腾的太厉害,招致官府方面的打击的。

    而于孝天现在表态,不会在这个时候闹腾的太厉害,这就符合了他的利益需求,如此一来,他也就放心了许多。

    两个人坐在桌边聊了很长时间,于孝天趁着这个机会,又从李宜那里打听了不少有关陆上的事情,得知现在云贵、四川一带的奢安之乱还没有彻底被平定下来,就连新任的贵州巡抚王三善也死于乱军之手。

    年初的时候江浙以及南直隶一带遭遇大震,有十余个州府都受到了影响,造成了很多难民流离失所,加上官府赈济不力,近期不少江浙一带的难民开始南下,又一次涌入到了福建境内。

    总之天启三年之后,大明就没有安稳过,就连京畿一带也出现了一次大震,好歹比起南直隶这边的地震要稍轻一些,具体情况李宜也不太清楚,只是京师之中现在传出消息,那个皇上新宠信的大太监魏忠贤,现在近期越来越得势,搞得不少当官的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如此宦官干政,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

    于孝天听罢之后笑道:“这个魏忠贤现在还没有到最厉害的时候,以后你就会知道他的厉害了!于某要给李掌柜提个醒,以后在外面,莫要轻易提起这个魏忠贤,更不要轻易说他的坏话,否则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

    李宜现在搞不清于孝天为何会这么了解京师那边的事情,从他之前判断出南居益要来接任福建巡抚这件事上,李宜一直怀疑于孝天暗中可能跟京师里面的人有所瓜葛,现如今于孝天这么说,他也不奇怪什么,觉得于孝天的话应该可信,于是连忙点头称是,心里面便加了几分警惕。

    于孝天其实目前为止,对于大明的情况关心并不是很多,因为他很清楚历史的走向,天启帝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治国,在他当政期间,最关心的是木工活,最信任的则是魏忠贤和客氏,让魏忠贤把大明折腾的是乌烟瘴气,耗光了大明最后的气血,以至于到了崇祯接任了大明皇帝之后,已经基本上是无力回天了。

    他眼下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海盗头,虽然眼瞅着大明这辆巨车带着强大的惯性,朝着毁灭中滑去,可是他却没有一点办法能拉住这辆腐朽的巨车,只能坐视他继续保持着巨大的惯性朝前冲去。

    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辆巨车坠入深渊之前,尽可能的壮大自己,假如有可能的话,他希望自己最起码有自保的能力,总之让他今后也剃个金钱鼠尾的脑袋,他是不干的,满清鞑子干的那些混账事,他可没兴趣给这帮混帐东西当奴才去。

    所以眼下他当务之急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的先壮大自己在说,现在他占了南日岛,实力大增,但是放眼整个南方沿海一带,他这样的实力暂时还算不了什么,比他实力强的同行在福建两广沿海还多得是,稍有不慎,他还可能会被打回原形去。

    以前他是没有能力,但是现在有些事情他已经可以做了,干海盗这一行,其实并不是只能在海上打打杀杀,这个时代真正的海盗,其实也都是一些海商,行的是亦盗亦商的事情。

    于孝天这一点上早就有清晰的认识,现在终于到了他可以付诸于行动的时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