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后,按贾琮的意思,贾林两家将接下来的纳征、请期、亲迎三道礼节,尽数放在了来年林黛玉及笄之后。 而见到贾琮如此体谅自家的小棉袄,林如海心中的醋意稍减。 ………… 流光易逝。 转瞬又是两月过去。 六月中。 开封、南阳两府大旱。 神京城里忽的再次流言四起。 坊间传言,这是由于大乾有伪帝当道,上天因此降下灾劫,意在拨乱反正。 扇动者又暗暗引导,叫百姓将承德皇帝登基后的年景,与大乾前三任皇帝在位的时候相比,信者甚众。 即便有锦衣府不断缉拿造谣者,收效亦是不大。 可叫暗中之人没想到的是,面对神京城里的种种谣言,承德帝却都像是不曾听闻一般,丁点动作也无。 这就很不对劲! …… 李宅。 作为都察院的左佥都御史,堂堂四品言官。 李柏清的小日子过的不可谓不惬意。 毕竟朝中谁人不知,御史言官约等于朝堂上的疯狗,平时就是以参人为业绩考核标准的,谁肯无缘无故的招惹? 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么。 你是这么想的,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一来二去的,便造就了言官们清高的名声,以及在官场中颇为尊崇的地位。 约莫三四年前。 处于而立之年的李柏清,正是满心往上攀登的时候。 奈何身为言官,他的地位虽然清高,但升迁的难度也是肉眼可见的。 在六品经历的职位上,一待就是数年。 这对野心勃勃的年轻御使来说,打击委实不小。 因此,当面前的儒生找上门来,并且给他展示出了自己的力量人脉之后,李柏清只是稍作思量,而后纳头就拜。 上头有人好做官。 坐了数年冷板凳的李柏清,仅仅用了三年的功夫,曾经的六品经历便一跃而上,官至正四品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让李柏清在暗地里不知感慨了多少回。 对自己当年的决断甚是得意! 只是这次,李柏清看着面前的儒生,却是满脸惊恐。 “让我去朝圣上谏言,叫他下罪己诏?” 李柏清指着儒生,说不出话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