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夫君子之行 第六十三章,十七岁,今日竹山上-《起雨》


    第(2/3)页

    ...........

    竹山上,残破的景色逐渐随着暖阳恢复,竹叶迸发着青意,似乎更加的明亮。山间的灰尘被昨夜的一场夜雨冲刷干净,崖石间的草木不再茂盛,却也新意十足,露珠折射着阳光,像是一颗颗秀美的珍珠。

    没有断壁没有残垣,有的只是一片新意。

    沿山道至山顶,两侧是繁密的山林,如海般的碧绿竹涛。行至山顶有一巨大山石遮挡视线,巨石之后是一清澈的幽潭,潭边有数座凉亭。有小溪连接幽潭通往山中深处,竹山不大,却极为幽深,小溪连接深山一处,那里有瀑布落下,形成一巨大湖泊。

    湖边也有凉亭数座,不过因瀑布落水轰鸣,晨时水雾浓郁,少有多人,一直都是一人坐在亭中写字。

    瀑布之后便是竹山后山,那里又是另一片的宽阔,无数的山崖存在其间,无数的潭水存在其间,同样还有无数不大的草间也存在其间。

    今日,山间竹涛中没有了樵夫的身影,瀑布凉亭里没有写字的长发男子,百花争艳的山崖上更没有那花色的衣衫,人都不在,却又都在此间。

    竹山从未有过这样的热闹,实则所谓的热闹也仅仅只是四个人。

    后山一处山崖旁有一草间,草间下便是凌门的四人。

    这一草间很大,由梁柱搭建而成,三面无墙,只有背对着山崖那处有一排竹篱。草间极为清旷透风,如今夏日炙热,这里却依旧凉爽无比,只是不知秋冬时节会不会感到寒冷。屋檐上铺着干枯的茅草,似乎有风吹来总会卷起三两。

    那夜过去已有一周的时间,白久醒了过来。

    竹山上的所有人都被召集了过来,自然是文圣大人有话要说。

    草间的氛围有些压抑,文圣大人坐在正中间的椅中,两侧则是柴乐和文渊,前边站着花锦,面对着的是低着头的白久。

    文圣大人看着白久缓声说道:“春日之时你通过我设下的重重考验,登上峰顶,无论这当中过程如何,也无论之后发生了何时,你依旧是成功的。今日算是你我师徒二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相见,从今以后你便是我的学生。”

    真正意义上的,白久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心中隐约有几分不安。

    “登山之行,虽然四方阵法无法阻你,但是你的心性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虽文渊让你下山去思考,唐陵之行你再有所获,花锦说山水画卷你已悟懂高山流水,但是如今看来,依旧还是不够。”

    “聪慧与愚钝,理解与木讷,从来都是两个问题。这个世间有很多无法解释的问题,那便需要自己思考,一日三省终会找到自己的答案。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你好生反省一下,竹山虽不大,但却有很多的地方适合独处。”

    白久问道:“老师,我是否可以下山?”

    文圣大人淡然说道:“什么时候相通了什么时候就可以下山。”

    白久又问道:“那怎样才算是想通?”

    文圣大人看了他一眼,悠悠的回答道:“这要问你自己了。”

    ............

    草间的对话结束了,文圣大人在说完最后一句话后便起身离去,这位老师很不负责人的对他的新弟子说了一番话,然后又很不负责的丢下了他的新弟子。留其在山间不语沉默,不知究竟是何意。

    柴乐看了一眼老师离去的方向,轻叹了口气,说道:“小师弟,竹山虽不大,但也最为安全。这段时间会有很多的事情发生,外界或许有人会来山下,所以山中修行是老师看来最好的方法了。”

    文渊看了一眼柴乐,神色淡然的说道:“一群愚蠢之辈罢了,师兄不必在意。“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白久身上,说道:“是一辈子在山中躲麻烦,还是快些想明白去处理那些麻烦,这就是老师给你的选择。”

    说完,并没有理会白久此时的表情,便与柴乐一道离开了。

    今日天色尚早,柴乐还有竹子没有伐,文渊也还有很多字没有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