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刀圣往竹山送了一封信,天下皆知。那封信白久没有看,文圣大人也没有看,或者说竹山上的所有人都没有看。二师兄更为绝对,他把那封信压在了他的刀下,想用自己的刀与信中刀圣的刀意做斗争。 竹山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即便你是刀圣。虽然你受世人敬仰,但是并不代表你就是对的。以二师兄的话来说,何况他只是一个和尚。 白久笑了笑,说道:“挑战我?” 然后他摊了摊手,说道:“我不接受。” 那人闻言先是一愣,然后笑道:“我可以在这里等,想来儒家圣地之人,应该不会永远不接受吧。” 白久白了那人一眼,说道:“那你就等吧。” ............ 日落黄昏,竹山不留客人。 欧阳落与白久告别,白久也上山而去,那人则坐在了林中。 山道随着日落逐渐昏暗,白久没有直接上山,而是去了半山腰的一处池塘。 月亮从云里走出,然后落入潭水之中。水中有游鱼嬉戏,却见不到夏日的那几朵荷花。衰败的荷叶飘零在水面上,萧条如此。秋日秋阳秋月秋风,秋水落无痕。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白久不是大师兄那样的仁者,更不是二师兄那样的智者,他来这里,只是这里最为幽静。 天地之间,山水之间,竹林之间,白久拿出了怀里的东西,环境容易使人思考。 即便看过无数遍,即便已经烙进心神无法忘记,白久依旧觉的震撼,细细看来更是觉的有几分诡异。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然天地万物,皆有其相...........以为众生相故........不可久矣,天亦之。 天象无邢,道褒无名.........持一正道,内体本性,天地以本为心者也。 然终有天道,为天地正理。 ......... 故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也。 故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哉! ......... 然,终有天道。 ......... 天道 白久很喜欢看书,或者说他真的很有天赋,无论是在西凤陈家还是在永安清风院,他都是对书很是着迷的那一个。 无论多么古奥难懂的文字,他都会选择记忆。他有他的方法,那些语句在他的眼中会被分为一个个字,然后肢解为一个个线条,如此记忆,哪里有遗忘的道理。 唐陵之中,他不知用何种方法触发了玉璧上的文字,淡然飘渺澄净的气息冲天而起,仿若不属人间。随之留下的还有烙在他脑子中的文字。这一次,不是他要记住那些文字,而是那些文字选择了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