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董评之前做的那些宣传几乎都成了无用功,网友对那位小鲜肉的不满甚至都带到了电影上,哈哈……” 眼看《寄生虫》电影票房越来越高,圈内有不少人对《满江红》投去了“怜悯”的目光。 王常田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 毕竟此前欢喜那边筹备新电影时,因为炒作营销的原因,董评还跟他还闹过一些不愉快。 现在看到对方倒霉,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没用的。”电话这边,陈飞摇头道:“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现在闹得凶,但等下一个顶流塌房,或者某部大片定档,舆论自然会转移。 你信不信,三个月后再提这事儿,能记起来的观众不足三成。 而且董评那家伙最擅长这套,先冷处理,让风头过去,等电影后期差不多了,再放出几段‘易样千玺片场吊威亚不用替身’、‘零下二十度淋雨拍戏’的花絮,配上‘演员不易’的通稿,总能捞回些同情分。” 再加上电影本身题材讨喜,又是大制作,只要后期营销跟上,把‘家国情怀’‘悬疑反转’这些点打透,观众该买票还是会买票。 毕竟大多数人进影院,图的是看个痛快,不是揪着演员私事不放。” “但易样千玺那边……”王常田的声音带着迟疑。 “他的路人盘是彻底崩了。”陈飞直言不讳,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以前提起他,是‘青年演员’、‘正能量偶像’,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以后想再接国民度高的代言难了,主流奖项评选也会受影响。 不过粉丝盘还在,只要沉下心拍几部正剧,慢慢熬或许能翻身,只是想回到巅峰期,难了。” 手机这时突然震动了一下,是刘艺菲发来的消息,说《寄生虫》的票房已经破五亿了。 陈飞回了个笑脸,继续对着话筒道:“娱乐圈的风浪来得快、去得也快,你看着吧,等这波热度过去,该炒作炒作,该营销营销,电影的影响总能降到最低。 至于那位小鲜肉,就看他自己能不能熬得住了。” 王常田幽幽叹了口气:“这艺人经纪也挺难做的,光线这几个小年轻演员,现在热度都不上不下,总感觉差了口气。” 陈飞哈哈一笑:“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光线那几个小孩,去年那部校园剧里表现多亮眼?只是缺个能让人记住的角色罢了。 你听我的,比起那些一夜爆红又迅速翻车的,这种稳扎稳打的反而走得更远。” 王常田苦笑一声:“这个我能理解,但我就是愁的很,综艺录了不少,热搜也买了几次,可就是没什么水花。 前阵子想推个小姑娘接古装剧,结果试镜时被导演说‘眼神里缺股劲儿’,唉,可愁死我了。” “缺劲儿就去磨。”陈飞干脆利落的点明主旨,“当年周寻跑了多少龙套才等来《苏州河》?现在的年轻演员太急着要结果,忘了表演这事儿得靠角色喂。 你别总想着靠综艺刷脸,打发他们去演个现实主义题材里的底层角色,磨掉那点偶像包袱,等观众记住了角色名,还怕没热度?” 王常田摩挲着手机屏幕,思索片刻后点了点头:“还是你看得透,看来我得少操心数据,多盯着剧本了。” 陈飞挑眉:“早就该这样了,你以为当年我和彭昱敞工作室签约,是看中他那点粉丝? 还不是因为他在试镜时,把角色演的鲜活透亮?演员终究是要以角色为中心的。” “好,我明白了。” 王常田会意的点了点头。 结束通话,陈飞先去看了眼《寄生虫》的电影票房成绩。 三天时间,总票房突破5亿关卡,这在文艺片类型的电影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当然,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也离不开网上近期的舆论热搜,算是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 关掉电脑,陈飞继续忙碌起了剧本编写工作。 他为自己定下的下一个电影项目名为: 《三体》!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三体》三部曲自出版以来便横扫了国内外各大奖项,不仅拿下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奖,更被翻译成30余种语言,成为首部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幻IP。 这部的版权很早以前就被陈飞给买下了,只是他迟迟没有启动。 现如今,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盯着桌上放着的原著封面上那片深邃的宇宙图景,陈飞指尖轻轻划过“三体”两个字,眼底翻涌着对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的野心! 《三体》的故事要从那个特殊年代背景下的红岸基地讲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