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冯小钢盯着电脑屏幕里《唐朝诡事录》的片段,又扭头看向旁边监视器里《回响》的初剪画面,眉头拧成了疙瘩。 屏幕里,《唐朝诡事录》的“甘棠驿”单元正拍到雨夜凶宅,镜头扫过墙角霉变的蛛网、廊下摇晃的灯笼,连群演脸上的惊恐都透着层次感。 而反观《回响》里,女主角歇斯底里的哭戏被剪得支离破碎,本该细腻的心理描写却被快节奏的剪辑冲得只剩空洞。 “这服化道……” 冯小钢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烦躁。 《回响》的现代戏服虽然光鲜,却总透着股刻意的精致,远不如《唐朝诡事录》里那件洗得发白的襕衫来得真实。 更让他心惊的是节奏! 人家的案件环环相扣,每处细节都在埋线。 可反观自己的剧却在情爱纠葛里打转,悬疑线反而成了陪衬。 去年,《北辙南辕》因“悬浮”被群嘲的记忆还没褪色,如今看着《唐朝诡事录》靠扎实的细节封神,冯小钢忽然觉得后背发紧。 “把剪辑师叫过来。”他关掉视频,看向助理,声音沉得像压着块石头,“从第一集开始重剪,把那些没用的感情戏全剪掉,悬疑线给我拎清楚。 要是明年上线,观众说我们还不如一部网剧,东阳美拉的脸就别要了。” “好的,冯导。”助理点头后快步离开。 办公室内只剩下了冯小钢一人,监视器的光映在他脸上,忽明忽暗。 10月的天正是闷热的时候,可冯小钢却觉得心里一阵发寒。 《唐朝诡事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仅仅是同行的用心,更是自己这两年在“流量”和“口碑”之间摇摆的浮躁。 他抓起桌上的烟,却没点燃,而是陷入了沉思。 或许真该学学飞跃影视,少想些噱头,多琢磨些故事里的人心? 想到这,他打开标注有《非诚勿扰3》的文档,开始从前到后再次进行修改,力求将这个剧本修改到完美无瑕为止。 而此时,另一边的王建儿正窝在办公室的沙发里,面前的投影幕布上正放着《唐朝诡事录》的“石桥图”单元。 当镜头扫过湖面倒影里的水墨画质感,连荷叶上滚动的露珠都透着湿漉漉的灵气时,他手里的保温杯“咚”地磕在茶几上。 “这特效……是怎么做到的?” 他喃喃自语,眉宇间满是疑惑。 明明是部中等成本网剧,可鬼市里的灯笼虚影、敦煌沙漠的风沙特效,居然比《外太空的莫扎特》里那只熊猫外星人的毛发质感更加自然! 后者花了近亿做后期,可看着却还有种“塑料玩具”的感觉,此刻对照着看,简直像被人迎面泼了盆冷水。 旁边的策划总监看出他的脸色不对,赶紧打圆场:“王总,咱们是电影,大银幕的质感不一样……” “质感?”王建儿打断他,指着屏幕里苏无名勘察现场的镜头,“你看这光影,暗调里透着层次,比咱们那过度饱和的科幻场景舒服多了。 连网剧都在抠画面细节,咱们花了那么多钱,怎么就拍不出这种劲儿?” 他不是没做过努力。 为了让“莫扎特”更讨喜,团队改了七版形象,光毛发渲染就耗了两个月,可试映时仍有观众说“不如《熊出没》的动画流畅”。 那时他只当是吹毛求疵,直到此刻看见《唐朝诡事录》用有限的预算,把唐代街景的烟火气拍得活灵活现,才惊觉问题或许不在技术,而在用心! 人家的特效是为故事服务,自己的却像在炫技。 手机这时震动起来,是发行部门发来的最终排片表。 《外太空的莫扎特》拿到了28%的国庆档排片,仅次于《独行月球》的35%。 至于其他的《平凡英雄》、《钢铁意志》等电影,拍片都在20%以下徘徊。 这数据倒是很漂亮,可王建儿心里那点底气,却被网剧里的一帧帧画面磨得越来越薄。 “算了。”他关掉投影,揉了揉眉心,“后天就上映了,想这些也没用。” 成败在此一举! 身为制作方,他们也只能是依靠全部实力,将影片的质量尽可能做的高一些。 至于上映后的成绩反馈,就得看市场反馈了。 因为不管是电影还是网剧,最终判分的,从来都是坐在座位上的观众。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