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4、减肥减到走火入魔?-《我一个特技演员疯狂整活很合理吧》


    第(2/3)页

    到时候,市场恐怕就要被毁了!

    然而,此刻正躲在公司办公室里的贾铃,却完全没意识到陈飞担忧的行业隐患。

    对她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让‘减肥逆袭’的噱头再响亮些,带动《热辣滚烫》后续的票房成绩一路飙升!”

    她的眼界和认知,已经局限在了“票房即成功”的单一维度里,根本没心思去想营销过度可能引发的反噬,更没考虑过影片质量与口碑的长远影响。

    办公桌上摊着密密麻麻的营销数据报表。

    贾铃的目光紧紧锁在“预售票房破亿”的数字上,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在她的认知里,电影行业的成功只有一个标准:能不能赚钱!

    至于口碑,那是未来才需要考虑的事。

    眼下要是连票房都拿不出手,连钱都赚不到,谈口碑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再把之前拍的减肥花絮剪几个新片段放出去,重点突出‘前后反差’,让网友再吵一波!”

    她拿起电话,对着另一边的宣传总监吩咐着,语气里满是急切,仿佛多耽误一分钟,就会少赚一笔钱似的。

    其实,《热辣滚烫》的投资方与发行公司里,并非没人察觉到风险。

    有发行经理私下里就曾提出过,过度营销可能会让观众期待值过高,万一影片质量跟不上,很容易翻车。

    可这话刚说出口,就被上级主管打断了。

    因为对发行公司而言,它们存在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盈利。

    只要能把票房做上去,能分到钱,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至于有可能出现的口碑崩塌、网友谩骂等,自有站在台前的贾铃顶着。

    他们只需要在幕后攥紧到手的利润即可,至于后续的负面风波,这可与他们无关。

    发行公司的高层在内部会议上明确表态:“贾导想怎么炒噱头都行,我们配合就是。

    先把春节档的票房蛋糕分到手,等电影下映了,谁还会记得这些争议?”

    在这种“短视逐利”的心态下,根本没人愿意去提醒贾铃别透支观众信任,反而主动配合她加大营销力度。

    在社交平台买热搜、找KOL发减肥逆袭通稿、甚至故意放出贾铃首映礼缺席是因为身材还没恢复的假消息,进一步放大悬念……

    贾铃对此毫无察觉,反而觉得投资方很懂自己,更加坚定了靠噱头冲票房的想法。

    她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网友对“减肥”话题的讨论,满心都是对春节档票房的憧憬。

    她完全没意识到,那些被噱头吸引的观众,一旦发现影片内容撑不起期待,积攒的热情会瞬间转化为失望与愤怒。

    而她此刻追逐的短期利益,或许会在未来彻底透支自己的导演口碑,甚至影响整个行业的创作风气!

    只是这些,都不在她当下的考量范围内。

    她的目标只有一个。

    票房!

    更高的票房!

    ……

    2月5日,2024年第66届格莱美颁奖礼在美国举行。

    泰勒·斯威夫特凭借《Midnights》获得年度专辑奖,成为格莱美史上首位四次获此奖项的艺人,还斩获了最佳流行专辑奖。

    比莉·艾利什的《What Was I Made For?》获年度歌曲奖,维多利亚·莫奈则拿下了最佳新人奖。

    还有中国钢琴家王羽佳,凭借专辑《The American Project》,成功获得了最佳古典独奏奖。

    消息传回国内的第二天,《唐探1990》首映礼刚好宣告启动。

    首映礼现场星光璀璨,衣香鬓影间满是热闹的交谈声。

    陈飞刚带着身穿香槟色礼服的刘艺菲走进会场,还没来得及和相熟的导演们打招呼,就被一身深色西装、气质凌厉的姜闻一把拽到了角落。

    “你懂钢琴吗?”姜闻开门见山,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王羽佳刚拿了格莱美最佳古典独奏奖的消息,你肯定看到了吧?”

    钢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