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裴瑾苦笑一声,“端阳,你今日的嘴,像淬了毒似的。” 真扎心。 也真难听啊! “哼。” 舒姣轻蔑的斜眼看他,“你若不敢,等我出使回国,我来办。” 裴瑾:…… 那要不干脆我这位置也让给你算了? “我不是不敢,我只是需要衡量的……” 不等裴瑾解释,舒姣转身就走,直接打断他的施法。 “我回府了,表哥你随意吧。” “不是,端阳!你听我说……” “不想听。” 舒姣头也没回,“现在的表哥,还不配让我停下脚步听话。” 裴瑾:!!! 孤是太子! 太子! 你给我点儿面子啊! 可舒姣转眼之间便消失在人群中,连带着她原就跟得远远的侍卫和婢女,也都寻不到人影了。 裴瑾一口气憋在胸膛,上不去下不来,憋得胸腔都在发疼。 等回宫去,先是听得康平帝拉着他连连感慨“端阳长大了”、“端阳可真是聪慧”、“若是端阳再年长几岁,便是让她上朝又如何?”…… 其实信国并未禁止女子参加科考。 先帝在位时,便有女子参加过科考,后来入宫做了女官。 有这样的前例在,舒姣想上朝的阻力会小很多。 (宋朝其实就有女子科考的记录,林幼玉通过了童子科的考试,被宋孝宗下诏,封为孺人。) 裴瑾听得头疼,转头去找皇后,便听皇后一个劲儿的感慨,“若非端阳,宁安去和亲,那才真真是要挖我的心呐!” “端阳前些年不显山露水,瞧着就是比寻常人安静些,沉稳端庄些,原是胸有丘壑,腹有乾坤,当真真是不输世上男儿……” 裴瑾:…… “母后,我去看看妹妹。” “去吧。宁安今日也是受了惊,哎~” 在皇后的叹息声中,裴瑾连忙走人,寻至宁安公主的宫殿。 他本以为自己会看到一个后怕不已的妹妹,岂料进去一看,宁安公主正伏案,专心致志的翻看着手上那本《国史》。 裴瑾脚步一顿,而后迈步进去,“在做什么?” 声音惊扰了宁安公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