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他害怕自己的拒绝,会刺激到吴姨娘,让她干脆把自己掐死,于是怯怯的点了头,“我不说。” “华瑜真乖。” 吴姨娘又哄了他一阵,随后连忙回自己屋拿来药,擦在徐华瑜那明晃晃一个手掌印的脖子上。 然后哄着徐华瑜睡去。 徐华瑜假装闭上眼沉睡,直听到她离开的脚步声,才彻底放松下来。 此时,他才惊觉自己后背满是冷汗。 太吓人了。 险些“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他的抱负还没实现,差点儿折在一个疯子手上。 这个吴姨娘的病,他那位好嫡母知道吗? 想来是知道吧。 那毒妇肯定是故意的,就寻思让他死这疯姨娘手上,到时候把锅往吴姨娘身上一甩,她倒是干干净净,又屁事儿没有了。 真真是好狠、好毒辣的心肠! 怀着这样的念头,徐华瑜不太安稳的睡去。第二天早上一醒过来,他就照着铜镜看。 他脖子上,什么印儿都没了。 这也意味着,他告状的想法直接落空。 不过没关系! 徐华瑜斗志昂扬,他带着吴姨娘给他配备的丫鬟,抬脚就往前院书房去了。 他今日要读书。 今日要展现出自己超然的读书天赋,让亲爹刮目相看,从而获得父亲的偏爱,拥有竞争家产的机会! 想法很好。 可走进书房,看着连标点符号都没有一个,一个字也不认识的书,他迷茫了一瞬。 他好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自然识字。可现代字都是简化版,而且标点符号标得清清楚楚。 古代就不一样了。 三字经里有这么一句,“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就是说,教导刚入学的孩童,要把每个字、每句话讲清楚,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在古代,如何断句,那可是一门大学问。而且夫子们教学时,有些断句还不尽相同,断句一变,意思也就变了。 不过好在眼下徐华瑜还没学到那地步,他手上是本蒙学,《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从前背过几句,连蒙带猜的,他大概也算认识。 于是,他装13的时候,到了! 夫子念一句,他念一句。 第(2/3)页